第385章 金穗的重量(1/2)
宁市的深秋,天高云淡,是一年中最舒爽的季节。
梅江河的水位降了些,露出岸边被冲刷得圆润的鹅卵石,河水哗啦啦地流着,比夏日里更显清澈急促。
巨大的水车,像一个摩天轮,正在缓缓的转动着。
真像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啊。
岸边,湖底村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稻田,已经熟了。
风从河面上吹来,掀起层层叠叠的穗浪,沉甸甸的稻穗相互碰撞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
这片稻田已经合成了一整块,几台红黑相间的巨型联合收割机,如同钢铁巨兽般静卧在田头,只待一声令下,便要开始吞金吐玉的盛宴。
此时的田埂上,已经黑压压站了不少人。
除了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外,更多的是从市县里来的领导、农业专家,以及周边闻讯赶来看热闹的农户。
今天,未范田是“宁粳优一号”超级稻测产验收的日子,也是青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正式亮招牌。
代青山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,脸上泛着红光,精神头十足。
他正陪着省农业厅来的几位专家和市里的领导,一边走一边介绍。
“各位领导,各位专家,你看我们这片稻子,”
他弯腰随手掐下一穗,在手心里搓了搓,吹掉稻壳,露出晶莹剔透的米粒,
“粒大,饱满,空壳率极低。关键是这个品种抗倒伏、抗病虫害的能力特别强,整个生长期几乎没怎么打药!”
省厅的刘总农艺师接过那捧米,仔细看了看,又放进嘴里嚼了两下,点点头:
“嗯,米质不错。老代啊,听说你这全程用的都是智能灌溉和水肥一体化?”
“对对对!全靠林总支持,引进了最先进的系统!”代青山连忙指向田边立着的一些白色探头和银色管道,
“地里埋着传感器,啥时候缺水缺肥了,系统上一目了然,一点按钮,水和肥就直接送到稻子根下,一点不浪费!比过去大水漫灌,省水能省六七成!”
周围几位老农模样的观摩者发出啧啧的惊叹声,交头接耳:
“这玩意儿神了!”
“怪不得长得这么好!”
人群稍后些的位置,林夜陪着市县的主要领导站着,他今天随便穿了一件t恤,即使这样,在这群中年大叔里面,看上去还是那么阳光帅气。
他没有过多插话,只是偶尔在代青山看过来时,递过一个鼓励的眼神,或是在领导询问时,言简意赅地补充几句关于投资和技术的宏观情况。
他把舞台完全让给了代青山。
代悦站在稍远一点的田埂上,戴着一顶遮阳的草帽,穿着平底鞋和便于活动的长裤,正和公司里的两个年轻技术员核对最后的测产流程。
阳光有些刺眼,她微眯着眼,额角鼻翼渗出细密的汗珠,但她顾不上去擦。
她听着父亲中气十足、带着浓浓自豪感的介绍,看着那些领导专家们频频点头、面露赞赏的神情,再余光扫过身边那两台威风凛凛的收割机,心中感慨万千。
不过一年多时间,她记忆中贫穷宁县,面对这些农田,耕种方式原始的不能再原始了。
最先进的工具无非就是打谷机和养的一头牛,没有的,就用打谷桶子,用手把谷子甩进去,翻地就用锄头。
林夜家里没有牛,每年用锄头翻完地后,两只手就是烂掉的大水泡。
而现在……一切都天翻地覆了。
是林夜。
是他带来了资金,带来了技术,带来了眼前这一切现代化的景象。
他不仅给了父亲一个梦寐以求的舞台,更是将父亲推到了聚光灯下,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尊严。
代悦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人群前方的林夜。
他正侧耳听着旁边市领导说话,神情专注而谦逊,丝毫没有投资方常有的那种居高临下。
“代总,采样点都标记好了,仪器也调试完毕,随时可以开始。”
技术员小陈过来低声汇报。
代悦收回目光,定了定神:“好,通知下去,准备开始测产。数据记录务必精准。”
“是!”
很快,在众人的注视下,一台联合收割机发出巨大的轰鸣,缓缓开进指定的田块。
巨大的割台放下,如同饕餮巨口,贪婪地吞食着金黄的稻穗。
稻秆被整齐地切断、卷入,谷粒则通过复杂的管道被分离出来,哗啦啦地倾泻进伴随行驶的运粮车里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收割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