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1章 宁县正式撤县改市(1/2)
三天后,是个难得的大晴天。
宁县改市的正式批文下来了。
市委市府大门前头的广场,那是人山人海。
临时搭起来的主席台铺着红毯,背景板上是“宁县撤县设市大会”几个鎏金大字。
各路领导、各界代表,还有闻讯赶来的老百姓,把个广场挤得满满当当,娃娃骑在大人脖子上,伸着脑袋往前瞅。
林夜的车离广场老远就开不动了。
他索性下了车,跟着人流慢慢往前走。
张光辉受邀回来了,他跟林夜,杨立军几个一起,也都是一脸的兴奋。
路两边的变化是真大,去年这时候,这儿还是一片荒地或者老旧的矮房子,现在放眼望去,全是新起的楼,玻璃幕墙亮闪闪的,看着就提气。
“好家伙,这阵势!”
张光辉咂咂嘴,指着远处几栋已经封顶、正在安装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,
“小夜,你那个丛生双子塔!等弄好了,站顶上,估计能瞅见省城!”
林夜笑了笑,没接话,心里头却也是潮乎乎的。
这一砖一瓦,都是他看着,带着人一点一点垒起来的。
那种感觉,就像看着自个儿的孩子,一天一个样地长大。
大会没啥新花样,领导讲话,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。
但台下没人不耐烦,个个都支棱着耳朵听。
当代青兰书记说到“从今天起,咱们就是宁市的市民了!”的时候,底下掌声、欢呼声跟打雷似的,好久都没停。
会一散,人群却没急着走。
认识的,不认识的,碰上了都乐呵呵地打个招呼,道声“同喜”。
不少老头老太太,聚在新建的市民公园门口,指着那些崭新的健身器材、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,唠得热火朝天。
“走,上车,咱也转转。”林夜对张光辉他们说。
车子在新修的主干道上慢慢开着。
路宽,车也跑得顺畅。智慧交通的信号灯已经装上了,绿波带调试得不错,一路过去基本都是绿灯。
林夜一边开车,一边指着窗外:“这边规划的是金融街区,那边是文化中心,图纸上都定了,明年开春就动工……”
张光辉一边听,一边看。
学校、医院、商场,该有的配套都在起来。
虽然不少地方还围着施工挡板,塔吊也还立着不少,但整个城市的骨架已经撑开了,血肉也在一层层地丰满起来。
能想象得出,再过个一两年,这儿会是个多么热闹、便当的地方。
车子最后开到了梅江边上。
新修的沿江景观带,铺着平整的石板路,栏杆锃亮。
不少市民拖家带口地在这儿散步,晒太阳。
江水比以前清了不少,看着心里也透亮。
“不一样了,真不一样了。”张光辉扶着栏杆,感慨了一句。
他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,对这地方的变化,感触最深。
林夜没说话,只是看着江对面。
那边,曾经那是小时候经常游泳过去偷瓜的地方,以前是真的穷,班上有几个是那边过来的同学,都是跟林夜一样,平时只是嚼着干饭,脚上穿的永远是千层底鞋。
如今,那边也纳入了新城的规划,能看到不少新楼盘的影子。
他想起刚重生回来那会儿,到处破败的模样,再看看眼前,真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感觉。
这城,算是立起来了。
他摸出手机,给代悦发了条信息:“大会结束了,城里热闹得很。你通知大家了没有,晚上聚餐。”
没过一会儿,代悦回了信:“早就通知了。”
林夜看着屏幕,嘴角弯了弯。
车子发动,汇入车流。
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,暖洋洋的。
这座崭新的城市,和他的人生一样,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下午林夜去工厂待了一下午,看时间不早了,便急急回到家里。
他停好车,推开院门,院子里一大群人。
欧阳林见林夜回来,立即起身“林总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