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重生95,打造全球第一村 > 第427章 深耕与远望

第427章 深耕与远望(1/2)

目录

开生重工成功上市的第二天,林夜就召集了开生重工新一届董事会和核心管理层,召开了上市后的第一次战略闭门会议。

“恭喜各位,开生成功上市,迈上了新台阶。”

林夜的开场白简洁而有力,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管,

“但今天找大家来,不是庆功,是泼冷水的。”

众人神色一凛,纷纷坐直了身体,拿出笔记本。

“股价涨了,市值高了,意味着关注我们的人更多,挑剔我们的眼睛也更毒。”

林夜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,

“我们现在是公众公司,每一份财报,每一个决策,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看。以前关起门来自己能解决的问题,现在可能会变成市场的恐慌,股价的暴跌。”

他在投影上打开开生重工的核心财务和运营数据。

“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很高,但代价是什么?是极致的成本控制和牺牲部分利润空间换来的。

这种模式能否持续?

海外扩张带来的物流、售后成本增加如何消化?

青岛和德国分公司的建设资金如何高效利用?

上市募投项目的回报率能否达到预期?”

林夜抛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。

吴斗生面色凝重地点头:“林总提醒得对。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,重新评估成本结构,优化供应链,确保在维持价格优势的同时,盈利能力稳步提升。海外分公司的建设会采用分阶段投入、滚动发展的策略,严格控制风险。”

“技术护城河不能只靠吃老本。”林夜转向研发负责人,

“上市融来的钱,要舍得投在研发上。我要看到下一代智能农机的原型机,要在自动驾驶、精准农业、新能源动力系统上形成新的技术壁垒。开生不能只是制造公司,必须是科技驱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。”

“记住,资本市场看重故事,但更看重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未来的成长性。

把业绩做扎实,把故事兑现,股价自然会长牛。

我说这么多,就是一句话,不能只吃老本,要向前看,散会!”

会议结束,高管们带着压力和动力匆匆离去,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

林夜的这次“泼冷水”,及时而必要,为上市后可能滋生的浮躁情绪打了一剂预防针。

与此同时,在晨晓大酒店顶层的行政酒廊,一场不那么正式却同样重要的会谈也在进行。

小惠和清华对面,坐着希尔顿集团亚太区运营副总裁莎拉·米勒女士,一位优雅而精干的英国女性。

双方正在就“晨晓希尔顿”双品牌标准的细化落地进行深入沟通。

“江总,赖总,”米勒用流利的英语说道,语气诚恳,

“我必须说,晨晓团队对服务细节的把握和对东方美学的理解,令人印象深刻。但我们合作推向全国,乃至更广阔的市场,需要将这种独特的‘新中式奢华’体验标准化、可复制化。这不仅仅是Sop的导入,更是文化和理念的融合。”

小惠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,英语交流已经毫无障碍,她自信地回应:

“米勒女士,我们完全同意。我们正在组织团队,将宁市晨晓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,提炼出核心的服务理念、空间设计元素和文化体验模块。我们希望‘晨晓希尔顿’的每家酒店,都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,而是能融入当地文化,但骨子里保持我们统一的‘东方待客之道’内核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