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最后的普鲁士(1/2)
两次世界大战,都毁掉了哈德里的商业帝国、在这个远东之地的触角。还差点在民国的南京,失去了长子马丁。
因为乌鸦而始、对这个国家的情分,随着上一次希·tL的华德断交,也结束了。
而新华国成立之后,身在西德的哈德里,深受美国的雨露恩泽,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,对红色华·国不但敬而远之,也因毫不了解,而产生敌意。
1949年10月,被苏联占据的东德,立即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。
而西德,是纯粹的美国阵营。
而中美关系,又因为朝鲜战争敌对。
1950年开始的三年朝鲜战争,美国不仅向西德订购大量战略物资,还取消了西德工业的管制。
美国又购买了艾徳勒克旗下新生产线制造的一部分工业设备,去打志愿军。
真是缠缠绕绕、说不清的恩恩怨怨。虽然都是德国人,但身在西德、与华国绝缘,是七十多岁的哈德里,本能的选择。
*
尼莱斯作战顽强,但是在后期,也有抵抗希特勒的行为、率众投了降。
作战期间,他也是国防军将领的风格,可以听命令作战,但是反对屠杀投降的战俘和地区平民。被关了几年,也释放了。
可他比哈德里看上去衰老很多,在监狱里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他来了艾兰德,一是为了实现他战前的诺言,把乌雅的照片底片给哈德里。
二是,他感谢战后哈德里对自己儿子的照顾。
几年前,他儿子尼克尔灰头土脸地被苏军释放回来,是边境战俘营没有死亡的幸运儿。
但回国后,也几乎在满是轰炸废墟的城市里,饿死。
萨米尔基金会用了名下银行账户里还能保留的、最后的一点账面资金,在慕尼黑城中设了施粥处,给难民、穷人救济、发黑面包。
食物非常短缺,饮用水都短缺。
每人每天,只能领到两公分那么厚的黑面包片,做全天的口粮。
尼克尔看到这是艾徳勒克家的产业,像看到了救星,所以求上门去。
而克劳夫战后之所以能很快被释放,是因为尼莱斯让他当了几年勤务兵,就没参与作战杀戮。
尼莱斯知道哈德里所说的。哈德里想得到的。
\"慈悲\"。
哈德里自己退了役、不从军,也不想让儿子克劳夫在战场杀人。
于是尼莱斯一直雪藏克劳夫。几年的战争时期,他都没有换过一个勤务兵。
马丁立即安排尼克尔进了家里仅存的民用工厂之一、制鞋厂,让他能挣微薄的薪水,养活妻子和儿子恩泽。
所以,这世界,到底是谁在救谁?
你所有的善念恶念,最后都会回旋镖般地回来、施予自己。
*
此时,尼莱斯读着乌鸦写给哈德里的诀别信。
那封信,被小心地镶嵌在精致的金属玻璃相框里,保存得很好。
这老头读完,眼睛湿润了。
“她说得多好。”
尼莱斯语气哽咽,“……征服人心,靠的不是武力,而是慈悲,与爱。……”
“这可恶的战争!”
尼莱斯在战场上,也是九死一生。
五年的战争,德军将领中的将军军衔,也死伤无数。
视察部队防御情况,一枚迫击炮弹飞来,瞬间炸死数名司令部军官;
执行侦察任务,却被苏联的炮兵精准击中;
有按命令处决战俘和屠杀平民后,可能良心不安,开枪自杀的;
还有不执行希·tL命令,被从前线调回、执行枪决的;
还有被对方一枚手榴弹扔过来,击中乘坐的汽车,当场没命的。
克劳夫给他当了几年勤务兵,尼莱斯一直撑着没死,也算是跟着他这位将军捡了条命。
如今回想起这一切,两位老头依旧心有余悸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