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天堂来的风 > 第272章 童年的教父

第272章 童年的教父(1/2)

目录

他曾途经埃及、越南、中国上海,还停留过日本长崎。

二战爆发,他被召回波兰。

他所在的教堂,曾经为犹太人提供避难,他本人便遭到逮捕,并被送入奥斯维辛集中营。

为了救一名有子女的犹太人,他自愿代替该男子,对德军军官说。

“让我替他死吧!我是一位天主教神父,没有妻子,也没有儿女。”

最终,四十多岁的他,被注射毒针处决。

事实上,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地区,像他这样的神父,有不少。

这位比尔,就是其中一位。

*

在德军投降后,比尔牧师没有死。

因为他是不持有武器的天主教牧师,和盟军士兵信仰一致,所以很快随第一批释放的战俘,回到故乡米斯巴赫。

他当时三十八岁。

他是土生土长的巴伐利亚人,一个慕尼黑下属镇子里教堂牧师的儿子,子承父业。

随军的经历,让他的心灵受到了严重打击。

当德军要求他们颂念圣经,说着上帝之博爱,去安抚施暴者士兵的心灵时;

却同时只能眼睁睁目睹着,那些无辜死难者的惨状,一个个被枪击、炮轰横死。

他们还要自我建设,去继续相信上帝的博爱和慈悲。

凡此种种,是对善良灵魂的千万点暴击。

战后回到米斯巴赫镇里的教堂,比尔心理障碍很严重,意志消沉了好一阵子。

他寂默地在教堂里,安抚自己的灵魂。

他要先自愈、说服自己,才能再去疗人。

但是后来,他看着战后被释放、陆续回归家园的德军战俘士兵;那些于废墟中着手重建家园的人们,在一无所有中困顿的绝望。

这时候,他就出来继续讲道了。

用天主之爱,提振民众的希望和信心,重新唤回人的理性和良知,也疗愈那些,经历过痛苦的心灵伤痕。

暴政专制造成的精神和教育断层,对下一代孩子影响很大。

他们绝不能再接触极端思想。做为牧师,就要在教区重新树立对主、和对爱的信仰。

德西很喜欢听比尔讲宗教故事,他每次都从这位青年牧师的身上,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力量。

比尔宣教时说。无论是西德还是东德人,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。

人类要爱上帝,爱上帝所造的这个世界,以及这世界里的每一个生命、每一种生物。不分种族、国度。

在比尔的心中,渴望一种伟大的休戚与共。

比尔不止在米斯巴赫小镇,在慕尼黑、柏林、科隆与其他城市,到处讲道。

艾徳勒克家经济重振后,也陆续捐资修复被轰炸损毁过的各大教堂。经常能遇到比尔。

德西也经常随父亲马丁,去教堂里与比尔交谈。

可以说,坚持不婚……善良的比尔神父,也是马丁的好友。

他没有孩子,但很喜欢艾徳勒克家这个、活泼可爱的小长孙。

名义上,他成了德西的教父。

比尔将全部的心力,用于塑造战后重新美好起来的灵魂。

德西,就是他想塑造的作品之一。

他给这个孩子讲述的,全是爱与责任。

而艾徳勒克家信仰天主教的传统,也乐于给长孙寻找到一个优秀的精神导师。

德西的天主教信仰,就是这样被启蒙的。

他很小的时候,就表现出极难得的、同情幼小贫弱者的品质。

这跟比尔的教诲、家族的传统,祖父、父亲的言传身教,也跟待他亲近的赵杏,都有关。

*

1949年罗马圣座教义部颁布一道法令,禁止天主教徒与共·产党员合作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