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天堂来的风 > 第295章 第一夜

第295章 第一夜(2/2)

目录

产品一再进行舒适度改进。艾兰德城堡里用的,都是品质和舒适度最好的。

席梦思1930年进入上海。在大城市已经很多人体验过。

但在湖武市这里的农村。没有。大家都还在睡稻草床垫。

德西觉得床很硬、骨头很硌,翻来覆去很难入睡。

床周围用四根竹竿挂着棉纱蚊帐。即使是清洗过,也很旧了,昏暗灯光下,显得又黑又黄。

这是刚才小可和洪宁,特意给他挂上的。

这里的蚊子也多。

他睡前,小可特意过来,和他一起拎了两盏煤油灯照亮,看看里面有没有蚊子,再给他放下蚊帐。

这样一来,他最好一整觉能睡到天亮。

若是半夜爬起来去茅房小解,不知道得被咬出多少个蚊子包来。

至于那个茅房。可是……。旱厕,简陋得一言难尽。

覆盖屋顶的,是真正的茅草。半墙、只有一人高,开放式,气味倒是能很快散了。

地下埋着的,应该是一口大缸,或是池子,缸沿上面铺了几块厚木板,让人站上去。

教堂当年建造茅房时,只能因地制宜。老百姓家什么样,就建成什么样。

的蛆虫,竟然会顺着缸沿,爬到板子上。

叮过某些物质的苍蝇,也会飞来、趴在他裸露的胳膊上。

第一次进去时,德西十分狼狈。得一边解决问题、一边驱赶躲避它们。

小解尚可,大解很难办。关键是,他不会蹲。只能一手扶着土墙、屈起膝盖。

至于之后的用纸,也很尴尬。

小可解释说,这里的卫生纸很贵,他们根本买不起。

所以茅房里放的纸或解决物品。有稻草、报纸、作业本撕下来的纸。种类不一。

德西凝神看着那稻草,手掌长度、高高一摞,看着干净整洁,但不知如何使用。

最多的是剪好尺寸的一张张报纸。这个是小可去村里文化站捡来的。上面印刷的全是过期新闻。

但为如厕者考虑得很周到。一边忍受臭气熏天的时候,还可以享受一下文化熏陶。

小可给他演示用报纸或作业纸。就是搓一搓,左左右右使劲搓,把它搓软,就可以了。

那作业纸是之前写过字的。没写过字的,放在这里可比较浪费。也很硬,需要搓软。

德西选择了用报纸。还抽空看了上面的旧闻。

太不可思议了。他到这里的第一天,竟然是在茅房里读报纸、了解国家大事儿的!

但他一再怀疑,完事后,自己菊花那儿肯定沾了报纸的油墨,一定挺黑的。他今夜洗澡时可好好搓了搓。

他想起了祖父给自己讲过的清朝。大人们就在街上当街便溺。

这个茅房看上去,已经比那时文明了不少。

德西甚至很想在比尔如厕时,现场观摩学习一下。

身材胖胖的教父,是怎么蹲下去,还能一直保持蹲着的。教父太了不起了!

他想起这些,索性不睡了。思考着这几日其他所有见闻。

一切发生的事情,既是他预料之中,可教堂如今的处境,又在他意料之外。

德西虽然未亲身经历,但那段历史他耳熟能详,他对目前的一切心理上都能接受。

战后,德国人活得也很艰难,经历了很长一段物质匮乏期。

城市里的人们居住在废墟之中,为找寻一点儿可以喝的干净水源长途跋涉。

那会儿哪有可居之屋、可食之粮、洁净之地。贫穷缺乏,比现在湖武农村要惨烈得多。

一家人能有一口羊奶喝、分到一块小面包,都欢天喜地。

如今他来了,第一件事不是传教,而是要解决盐的问题。和粮食的问题。还要让村子里的人,不再敌视他们。

他在神学院学习了几年,特别关注西方对东方的传教史。

他关注从1840年至今,这一百多年以来,西方传教士在这片土地上,扮演的角色。

当然,因为祖父,他也认真研究了1900年前后的历史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