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重阳赏菊宴(2)(1/2)
褚琛刚回到席位,衣袖上还沾着严如月常用的茉莉香粉。他不动声色地拂了拂袖口,正欲坐下,施贵妃便斜睨过来,指尖的金镶玉护甲在案几上轻轻一叩:“方才去哪儿了?本宫让人寻你半天。”
他起身执起酒壶为母妃斟满琉璃盏,清亮的酒液映出他微闪的眼神:“儿子去更衣,顺道赏了赏西苑新贡的墨菊。”
施贵妃从鼻间轻哼一声,正要再问,忽听秦皇后向身侧静默多时的褚珩问道:“珩儿对今日之事可有了打算?”
褚珩执杯的手顿了顿。他放下酒樽时,盏底与青玉案相触,发出极轻的“叮”——像远处檐角被风吹动的铜铃。
“孩儿但凭父皇母后做主。”他莞尔答道,眉眼间仍是一贯的温润,却顺手将案前那枝被晒蔫的白菊扶正。这个动作引得皇后目光微动。
秦皇后眸下微动,抬手示意。
身边的宫人会意,高声道:“静——”
台下一片静默,众人垂首。
秦皇后声音不疾不徐:“今日菊宴难得,听闻各位姑娘皆通文墨,不如即兴赋诗,以助雅兴?”又缓声补道:“不拘格律,随心而作便好。”
席间贵女们顿时精神一振。皇后目光在人群中逡巡,最终落在严如月身上:“严小姐素来才思敏捷,不如由你起个头?”
严如月惊喜地起身,粉面含春地朝高台行了一礼:“那臣女便以这株‘凤凰振羽’为题——金缕织就九秋心,不向东风媚晚阴……”
“好诗!”褚琛立即抚掌称赞,“最后一句‘宁可抱香枝上老’尤其妙绝。”
施贵妃指尖细细摩挲着杯沿,脸色微变。
接着是太傅之孙女顾嫣然,她选的是一盆雪青色的“瑶台玉凤”:“仙姿本自瑶池种,肯与凡葩斗艳阳……”
几位贵女接连吟诵,席间赞叹声不断。
祈安安静地站在徐蕙身侧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玉佩,望着台上的身影,似要作最后的确认,缓步上前。
她深吸一口气,目光落在那丛被众人忽视的“残雪惊鸿”上。这菊名贵却不起眼,洁白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青,让人联想起那年园中的海棠。
“素心原不染尘埃,偶向人间暂驻来。”清泠的声音悠悠传开,“一夜西风凋碧树,犹抱孤芳立晚台。”
言罢,祈安便将目光投向高台,那人的毫无波澜,依旧低垂着眼,好似与这宴会格格不入。
祈安收回目光,垂下眼帘,轻扯嘴角:还是太心急了些。
这几句写得是两人故事,其中一句,源自凌羽曾经手把手教她临摹的帖子。
“好个‘犹抱孤芳立晚台’!”
褚琛突然击节而起,将祈安的心绪拉回。
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瓷白的面容。晨光在她鼻梁上投下一道剔透的光晕,更显得那肌肤如新雪初凝。偏是唇上点着红色胭脂,仿佛白绢上落下的一瓣海棠,明艳得让人心惊。
“小姐这诗妙极——”鎏金折扇“唰”地展开,扇骨金线在他眉眼间投下细碎光斑,“红妆素裹,相得益彰。”他刻意咬重最后四字,眼神扫过她裸露在广袖外的一截皓腕,看着竟比身后白菊还要莹润三分。
施贵妃眼波流转,视线落在祈安身上,唇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,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,发出细微的脆响。
“这位姑娘生得倒是标致,不知是哪家的小姐?怎么本宫瞧着有些眼生?”她的嗓音柔缓,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。
席间众人一时静默,目光纷纷投向祈安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