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山匪(1/2)
腊月初七这天,天刚蒙蒙亮,窗外便飘起了细碎的雪籽,不多时,便化作洋洋洒洒的雪花,簌簌落在檐角树梢,天地间渐渐笼上一层薄白。
书房里倒暖意融融,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,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,将一室寒气都隔在了窗外。
这阵子,京都那边始终没有消息传来。想来也是,京都以及附近州县早已落了初雪,听说雪势颇大,将山路封了个严实,车马难行,快马只得得放缓了脚步。
那些呈送上去的文书,想来此刻还在半路上,更别提能有回音了。
这两日,送往京都的文书一经料理妥当,褚琰便立刻转入手头另一桩事——整理施家贩卖军器的卷宗。祈安则要应付听雨堂,抽身之后,便会与褚琰一同商议查探的结果。
此刻,祈安正坐在离褚琰不远的案几旁,目光落在他这两日整理出的簿册上。
案几上堆叠的册子摞得老高,祈安不由得对褚琰生出几分钦佩。
朝廷的文书刚整理妥当,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梳理施家贩卖兵器的账簿——那可是从施家初涉此道至今的全部记录。令人咋舌的是,他竟在短短两日内悉数阅毕,更将关键条目分门别类,另编成册。
如此雷厉风行的手腕与抽丝剥茧的功夫,当真叫人叹服。
……
祈安将最后一本册子轻轻合上,心中也大致有了数。
抱着这叠整理好的簿册起身,她走到褚琰对面落座,将册子整整齐齐码在书桌一角,抬手轻轻推了推,恰好停在两人视线中间。
褚琰敛了笔,将其搁在砚台一侧,抬眼看向祈安:“都看完了?”
祈安颔首,理了理袖口微乱的褶皱,缓声道:“施家与听雨堂往来交易,算来已有三年有余。只是交易之处向来不定,若要论其间的牵连,大概是益州了——那里的交易频次最多,且每笔银货数额都不小。”
褚琰听罢颔首,随后从案角抽出一张舆图,在桌面上缓缓铺开,指尖在益州方位轻点,接上话头:“益州地势偏远,道途难行,要在那里转运货物本是难事,却也正因如此,容易掩人耳目、隐藏行迹。”
祈安抬手在手下的册子上轻轻一拍,眸中闪过一丝明悟,推测道:“说不定听雨堂的老巢,就藏在益州……”仔细看了看舆图,略一沉吟,又补充道,“如今细想,听雨堂的分堂多分布在其周围诸州,可能性倒是极大。”
“本王会遣人去益州探查,不过,”褚琰指尖在舆图上顿了顿,沉声说道,“怕是要费些时日与功夫,还需静心等候。”
祈安明白他是担心自己报仇心切,便宽慰道: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这个道理我懂。”
她话锋一转,想起方才在册中看到的一处,眉头微蹙:“对了,施家的兵器,竟还贩给了益州的山匪?”语气里透着难以置信,“朝廷这几年剿匪未歇,他们却暗中资敌,这不是在助长他们的气焰,帮着他们壮大实力吗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