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猜想(1/2)
云居书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卓中敛步而入,上前对着端坐于案前之人拱手行礼,声线沉稳:“殿下有何吩咐?”
直起身时,他看向案前之人,但见褚琰始终低垂着眼睫,目光所及是掌中的那半块玉佩。那玉质温润,却断得突兀,卓中一眼便认了出来,正是在永州慈幼局那片焦墟中找得的旧物。
殿下如今又将其取出,是……
思绪未尽,褚琰的嗓音忽地响起,打破这书房里的静谧:“卓中,你可还记得祈安的模样?”
果然,是关于祈安姑娘的。
卓中心头了然,面上却不由掠过一丝迟疑。这细微的神情变化也没能逃过褚琰的眼睛。
“无碍。”褚琰平静而言,“母后已经默许了。”
是了,先前秦皇后将他调离京都,准确来说,是将他从褚琰身边调开。正是因为褚琰在永州待过那些时日,他陪在身旁,亲眼见过殿下与祈安姑娘相处的光景。
秦皇后这是要将与那段过往相关的一切,都从殿下生活中剥离。
而今,皇后既准他留在京都,继续随侍褚琰身侧,这本身便是最明白不过的态度。是对殿下追寻往事的默许,对那段尘封旧事不再阻拦的暗示。
“还记得。”卓中应道,心下同时泛起疑惑,殿下这些年从未主动问起,今日突然提及,莫非……
“殿下可是想起什么了?”
“是。”褚琰的声音像被蒙了层雾,“只是……始终无法确认。”
卓中略一沉吟便坦然相告:“不瞒殿下,近十年过去,属下对祈安姑娘的容貌确实已有几分模糊,若要细致描述,只怕难以精准。但有一点,属下可以确信,”他语气笃定,“祈安姑娘的相貌,与王妃颇有相似之处。或许……这可以作为一个参照。”
桌前的人眸光骤然一凝。
褚琰抬眸,目光锁在卓中身上:“你能确定,祈安与王妃相貌相似?”
“是。”卓中语气笃定,“初见王妃时,属下便有此感。”
得到肯定的答复,褚琰指节渐渐收紧,将那半块玉佩攥入掌心。
他声音低沉,恍若梦呓:“不是巧合?那梦,是对的?”
一个大胆的念头陡然浮现——十六与祈安,会不会就是同一人?
这念头连他自己都觉得荒谬,却并非无端而起。
除了容貌的相似,还有几处细节,如同暗夜中的星火,一点点照亮了他心中那个不可思议的猜想。
其一是赏菊宴上,十六吟出的那句诗——“一夜西风凋碧树”。
一字不差,当真只是她口中的巧合么?
其二,在章台之时,她对外宣称姓“凌”。
这个姓氏,不偏不倚,正与他当年告知祈安的化名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。
再者,十六亦是孤儿,而她入听雨堂的时间,也恰好与永州慈幼局那场吞噬一切的大火发生在同一年。
这诸多线索交织在一起,实在是过于巧合。巧合到……让人无法轻易相信这会是命运的无心安排。
“卓中,”褚琰透出一股罕见的无力,像是在茫茫暗夜中寻求一丝微光,“你说,祈安会不会……没有死在那场大火里?”
这话问得卓中心头一震。
他本能地觉得这想法太过匪夷所思,可转念一想,那场大火过后,焦骸遍地,面目难辨,确实从未确切认出哪一具是祈安的尸身。
“所以,”卓中试探着开口,语气格外谨慎,“殿下是怀疑……王妃便是祈安姑娘?”
这个念头他也曾有过,当初乍起时,还只道是自己异想天开。
褚琰无言默认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