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模式的微弱踪迹(2/2)
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苏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,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。她将所有的感知线索在脑海中重组——幽灵频率的独特质感,被封锁节点的异常温度,监控程序的能量特征。
它们彼此呼应,像是同一幅拼图的不同碎片。
苏羽调出GSS-1最初的设计文档。那些已经被翻阅无数次的页面,在全新的感知维度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。某些被标注为“优化建议”的修改记录,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精心的伪装。
她将幽灵频率的周期与系统日志中的关键事件进行比对。每一次频率达到峰值时,系统都会出现微小的资源重新分配,这些变动被巧妙地隐藏在常规维护任务的掩护下。
这不是bug,也不是随机现象。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模式,一个被层层伪装保护起来的核心特征。
苏羽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轻敲击,跟随幽灵频率的节奏。一下,两下。那种独特的质感越来越清晰,仿佛在回应她的关注。
投影中,代表幽灵频率的金色标记开始缓慢地脉动,与周围的数据流产生着微妙的互动。它不像其他信号那样被动地随着系统运行而变化,而是似乎在主动地影响着周围的数据环境。
苏羽调出了系统最初几个小时的运行记录。在一切开始的时刻,幽灵频率就已经存在。它从一开始就是GSS-1的一部分,如同基因编码般深植于系统的核心。
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发出轻微的提示音,意味着又一批研究人员结束了他们的轮班。苏羽没有抬头,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聚焦在那个微弱的金色光点上。
它就在那里,一直就在那里,隐藏在无数数据的喧嚣之下,等待着被真正地“触摸”到。
苏羽保存了所有的感知记录,为幽灵频率创建了独立的追踪线程。程序开始运行后,控制台的嗡鸣声变得更加稳定,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点。
她端起冷却的咖啡,抿了一口。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,却带来一种奇异的清醒感。投影中的金色光点继续它的缓慢脉动,如同深海中的灯塔,在数据的海洋中投下微弱但坚定的光芒。
这不是结束,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。但这或许,是开始的结束。
苏羽关掉了追踪程序的界面,只留下那个金色的光点在黑暗中独自闪烁。她知道,从现在开始,一切都将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