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火星轨道的巨型工地(2/2)
苏羽点头。在全息投影中,他指向信标阵列与裂缝之间的无形连接。“不是物理上的传递,是信息层面的传导。就像大脑通过神经向肌肉发送信号一样。”
这个比喻让一些工程师若有所思,但更多的人露出怀疑的表情。
在第三建造区,工人们遇到了更具体的问题。按照设计,他们需要将液态金属纳米线注入已经成型的金刚石基质中。但纳米线在注入过程中显示出异常的特性——它们不是均匀分布,而是自主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。
“这太诡异了。”负责注入作业的技术员盯着监控屏幕,“就像它们在自行寻找路径。”
苏羽远程调整了注入参数。“让它们自己选择路线。这些纳米线对信息应力有天然的敏感性。”
技术员犹豫着执行了指令。在微观镜头下,银色的纳米线像有生命的触须,在透明的金刚石基质中蜿蜒前行,形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立体网络。
“但是苏博士,”马库斯的声音再次响起,这次带着更深的忧虑,“如果这些...生物般的结构出现问题,我们如何维修?如何更换?传统的工程逻辑在这里完全失效了。”
苏羽理解这种焦虑。他曾经也执着于数学的纯粹与完美,直到裂缝教会他现实的复杂性。
“我们不是在建造永恒之物,马库斯总监。”苏羽说,“我们是在搭建对话的桥梁。桥梁不需要永恒,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保持稳固。”
轨道上,第一座信标的轮廓已经开始显现。六边形的基础平台上,那些蜿蜒的传导路径在火星的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。它们不像任何人造物,反而更像某种古老生物的化石,记录着信息的流动轨迹。
一个资深结构工程师飘到信标附近,用手轻轻触摸那些曲线。出乎意料地,他的手指感受到微弱的振动,就像触摸到正在低语的声带。
“它在...呼吸?”工程师难以置信地低语。
这句话通过通讯系统传开,工地上突然安静下来。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,注视着那座半成形的信标。在火星赤红色的背景下,银色的结构仿佛拥有了生命。
马库斯看着数据屏幕上跳动的读数,那些本该表示结构不稳定的数值,此刻却呈现出某种和谐的韵律。他摘下安全帽,擦了擦额头。
“好吧,苏博士。”他的声音终于软化,“也许我们确实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工程领域。”
苏羽在全息图前微微点头。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——工程师们的质疑会暂时平息,但真正的考验将在信标启动的那一刻到来。
在指挥舱的观察窗外,火星的两颗小卫星正从地平线升起。它们的轨迹在星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,就像那些在信标上蜿蜒的信息路径,遵循着看不见的法则。
工程继续推进。焊枪的弧光在真空中无声闪烁,机械臂精准地组装着每一个部件。但这一次,工人们的动作中多了一丝敬畏——他们不再是在建造死物,而是在为某种未知的对话搭建舞台。
苏羽注视着逐渐成形的信标阵列,感受到掌心渗出的细微汗珠。这些钢铁与电路的造物即将开启的,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交流。
或者,是最危险的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