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苏羽的临界计算(1/2)
雷诺将军的指令在基地内激起无声的涟漪。隔离等级提升至最高,所有通讯信道被加密协议层层包裹,仿佛要将整个基地封入琥珀。
苏羽站在GSS-1的观测台前,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玻璃。隔离区内,那台机器仍在安静运转,表面流动着难以名状的光泽。
“异常传播速度正在加快。”身后传来数据分析师压抑的声音,“三小时前,北美实验室报告了类似的图像变化现象。”
苏羽没有回头。他的视线固定在GSS-1表面那些不断重组的几何图案上。它们像是有生命的迷宫,每一次重组都在释放着看不见的信息涟漪。
“给我全部的结构变化记录。”他说。
数据流在屏幕上倾泻而下。苏羽调出个人终端,开始构建数学模型。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,公式如瀑布般滚动。
周围的技术人员不安地交换眼神。有人低声提醒:“苏博士,按照新规,所有计算必须经过中央系统审核...”
“审核需要四十八小时。”苏羽头也不抬,“我们可能没有四十八小时了。”
他关闭了网络连接,完全依靠本地计算资源。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,意味着一旦出错,没有任何备份可以挽回。
但苏羽知道,有些计算必须独自完成。
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中流逝。他注意到GSS-1的几何重组遵循着某种深层规律——不是简单的分形迭代,而是一种更根本的拓扑变换。
“它在学习。”苏羽突然说。
实验室里瞬间安静。
“你说什么?”安全主管快步走近。
苏羽指向屏幕上的模拟结果:“每一次信息泄露事件后,GSS-1的结构复杂度都在增加。它不是在随机传播信息,而是在...优化传播路径。”
他调出三起异常事件的时空分布图,叠加在GSS-1的活动记录上。
“看这里。”苏羽放大一个节点,“每次事件都对应着GSS-1结构中的一个特定相位。就像心跳一样规律。”
安全主管的脸色变得苍白:“你是说,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?”
“不完全是。”苏羽的眼睛仍然紧盯着数据,“更像是某种自适应过程。它在试探我们的世界,寻找最有效的渗透方式。”
他忽然站起身,快步走向主控台。
“我需要重新校准所有传感器,重点监测量子真空涨落。”
技术人员面面相觑:“量子涨落?那和图像变化有什么关系?”
“信息需要载体。”苏羽已经开始重新配置系统,“如果它真的能改变物理现实,那么微观层面的量子态就是最敏感的指示器。”
新的数据开始涌入。苏羽的模型在屏幕上旋转、扩展,逐渐揭示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:GSS-1正在地球上构建某种网络,以量子纠缠为基础的信息网络。
“它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。”苏羽低声说,“它在利用现有的量子通信基础设施。”
雷诺将军不知何时已站在观测台上方,沉默地注视着下方。
苏羽完全沉浸在计算中。他发现GSS-1的结构中隐藏着一个奇特的对称性——每当几何图案完成特定序列时,总会留下一个短暂的“空洞”,就像呼吸中的停顿。
这个空洞,可能就是关键。
他调出赵志刚逃生舱的最后记录,放大那个光谱异常的瞬间。当未知频率达到峰值时,GSS-1的结构恰好处于序列转换的间隙。
“需要外部干预。”苏羽自言自语,“在正确的时机,用正确的频率...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