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离开!带着三十万亡魂的希冀(2/2)
“……他身上的伤很奇怪,不完全是物理创伤……”
“……那个油布包……名单……日记……已经通过紧急渠道送上去了……”
“……青禾姑娘醒过来了,孩子也没事……”
这些断断续续的声音,像是一道道微弱的光线,试图刺破他意识外围的黑暗。尤其是“名单……送上去了”这几个字,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力量,让他沉重如铅的意识轻轻颤动了一下。
紧接着,他感觉到一股温和的、带着淡淡草药气味的暖流,被小心翼翼地喂入他口中。这暖流沿着干涸的喉咙滑下,微弱地滋养着他近乎枯竭的身体。同时,似乎还有一股更加隐晦的、带着生机与希望气息的微弱能量场,萦绕在他周围——这是脱离了南京那片绝望之地后,环境本身的变化,以及周围这些中国军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生气,所共同形成的氛围。
这股生机,如同春风拂过冻土,虽然微弱,却持续不断。
在这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龙渊意识深处那几乎熄灭的光点,开始极其缓慢地、一点一点地重新亮起。那根连接着他与葫闹闹的、近乎断绝的细丝,也仿佛汲取到了养分,逐渐变得坚韧了一丝。
葫闹闹似乎也从长久的沉寂和悲伤中,感受到了一丝外界的“温暖”和“希望”。它那原本因吸收过多负面能量而变得晦暗的核心,开始极其缓慢地自我净化、修复。它像一株濒死的植物,终于遇到了甘霖和阳光,开始重新扎根,试图焕发生机。
龙渊依然没有醒来,但他的昏迷不再是之前那种不断下沉的濒死状态,而是变成了一种深度的、自我修复的沉眠。他的身体机能在新四军简陋但有效的护理下,开始缓慢恢复。精神力也在葫闹闹的同步修复和外界生机环境的滋养下,如同退潮后重新积聚的海水,一点点回升。
在意识的深处,那片黑暗不再那么纯粹和令人窒息。他仿佛能“听”到远处训练的号子声,能“闻”到炊事班飘来的米粥香味,能“感觉”到青禾和小豆子逐渐康复的安心,以及那些新四军战士谈论起南京大屠杀时,那压抑不住的愤怒和坚定的复仇火焰……
这些声音、气味和情绪,交织成一曲不同于金陵地狱的、带着苦涩却充满生命力的乐章,缓缓流入他干涸的心田。
他知道,他还没有完全离开死亡的阴影,但他已经踏上了生还的彼岸。他们成功了,他们离开了那座被鲜血浸透的城市。
他背负着的东西,那份染血的名单,那本记录地狱的日记,以及葫闹闹空间内那三十多名被他救下的同胞……所有这些,都不仅仅是负担,更是三十万冤魂沉甸甸的希冀,是这座城市对生者最后的、无声的嘱托。
这份希冀,如同最坚韧的绳索,将他从死亡的深渊边缘,一点点拉了回来。
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,他将不再是只身闯入上海滩的那个龙渊,也不再是金陵地狱中那个愤怒而绝望的“幽灵”。他的身上,将永远烙印着这座城市的伤痛,也将承载着无数亡魂对光明和昭雪的期盼。
离开,是为了铭记,也是为了更强地归来。
而此刻,在深度沉眠中,他与他的伙伴葫闹闹,正如同经历严冬后等待破土的种子,默默地积蓄着力量,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、新的战斗与黎明。
皖南山区的这个小小游击队驻地,成为了他们逃离地狱后的第一个避风港,也成为了新征程的起点。龙渊的使命尚未完成,名单需要最终确认送达,“礁石”李建雄的情报需要汇报,空间内的同胞需要妥善安置,而与“影舞者”及日寇的较量,也远未结束。
但至少在此刻,他们暂时安全了。带着三十万亡魂的希冀,他们,活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