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有序撤退,为抗战保留火种(2/2)
当这些在黑暗中骤然回到现实世界的同胞,茫然地走出仓库,看到天空中陌生的星辰和远处江面上庞大的船队时,恍如隔世。他们很快被负责安置撤退人员的机构接收,虽然未来依旧未知,但至少,他们从南京那座地狱中活了下来,拥有了新的希望。龙渊远远地看着他们被妥善安置,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。
撤退路上,危机四伏。一支满载着国立北平图书馆珍贵古籍和中央研究院仪器设备的车队,在鄂西山区遭遇了一股日军快速部队的追击,情况万分危急。
龙渊的感知捕捉到了这一幕。他当时正在另一处掩护船队,距离较远,大规模干预已来不及。情急之下,他再次施展了“灯光秀”的升级版。
就在日军部队即将追上车队,准备开火的瞬间,他们前方的山路、两侧的山林,甚至他们自己的车辆和武器上,突然绽放出无比刺眼、令人无法直视的强光!这光芒并非持续,而是以极高的频率疯狂闪烁,如同超大型的战场闪光弹!
“啊!我的眼睛!”
“八嘎!看不见了!”
“怎么回事?!”
追击的日军瞬间陷入了致盲和混乱,车辆失控撞在一起,士兵们捂着眼睛惨叫。而那支承载着文化火种的车队,则趁着这宝贵的混乱间隙,加速驶入了更加险峻的山路,成功摆脱了追击。
类似这样的“小奇迹”,在漫长的西撤路上,时有发生。有时是追击的日军卡车轮胎集体“漏气”,有时是挡路的巨石“莫名”消失,有时是濒临断粮的队伍“意外”发现被遗弃的粮垛……
这些无法解释的事件,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火,支撑着撤退军民们的信念,让他们相信,天佑中华,希望永存。
龙渊和青禾、小豆子,也随着最后一批掩护部队,撤出了武汉。站在西去的轮船上,他回头望去,那座曾经浴血奋战、承载了太多悲壮与希望的城市,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。
武汉会战结束了。中国军队虽然放弃了武汉,但却成功地保存了主力,粉碎了日军“速战速决”的迷梦,将战争拖入了对日本更为不利的持久战阶段。
而龙渊,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会战中,从一个初获能力的探索者,成长为了一个能够左右局部战局、守护希望火种的“幽灵”。他与葫闹闹的羁绊愈发深厚,对能力的运用也越发纯熟和富有创造性。
他知道,武汉的撤退,并非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在更加广阔的大后方和敌后战场,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。葫闹闹空间里那份沉重的名单需要最终交代,失散的王翰、赵大虎需要寻找,“礁石”李建雄的下落需要查明,与“影舞者”的恩怨更需要了结。
轮船破开浑浊的江水,向着重庆的方向驶去。前方,是迷雾笼罩的三峡,是未知的征途,也是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,不屈不挠、继续战斗的新起点。龙渊握紧了拳头,胸口的葫芦印记微微发热,仿佛在与他一同宣誓:无论前路如何,他和他的伙伴,都将战斗到底,直到将侵略者彻底赶出这片土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