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> 第149章 异域扬威,华夏智慧与力量的展示

第149章 异域扬威,华夏智慧与力量的展示(2/2)

目录

“大岛少佐,你的对手是我。”龙渊手持军刀,目光如电。

大岛拔刀相向:“就凭你一个人?”

龙渊微微一笑:“谁说我是一个人?”

话音刚落,闹闹的绿光大盛,周围树木的枝条仿佛活了过来,将大岛的护卫兵一一制服。与此同时,赵峰带领的小队也从侧翼杀出,包围了指挥所。

大岛面色惨白,但仍负隅顽抗。他刀法凌厉,显然是剑道高手。然而在龙渊面前,他的每一次攻击都被轻易化解。

“你的刀只有杀气,没有灵魂,”龙渊一边应对一边评价,“华夏武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,你永远不懂。”

说着,龙渊的刀法突然一变,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每一刀都带着风声,每一式都合乎自然韵律。大岛越来越吃力,最终被龙渊一刀击飞手中的武士刀。

“不可能...”大岛跪倒在地,“这是什么剑法?”

龙渊收刀入鞘:“这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,岂是你们能理解的?”

随着大岛被俘,日军残余部队很快投降。保卫“胜利桥”的战斗以中国军队的完胜告终。

战斗结束后,凯尔索中校难以置信地看着战场:“你们用...灯笼、彩旗和声音打败了日军的特种部队?”

龙渊微笑解释:“那些彩旗和灯笼不只是装饰,它们构成了视觉干扰系统。特殊频率的声波干扰了敌人的方向感。而雾气则是工程兵制造的化学烟雾,配合闹闹的能力形成迷阵。”

杜恩上尉感叹:“这是将中国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。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术。”

更让盟军官兵震惊的是,在整场战斗中,中国守军的伤亡极小,而日军特种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

消息传开后,史迪威公路上的盟军部队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。原本对中国人持有偏见的某些盟军军官,也开始重新评估这支东方军队的实力。

随军记者多萝西·陈在战地报道中写道:“在这场桥梁保卫战中,中国军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智慧与勇气。他们不仅熟练运用现代军事技术,还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融入战斗。那个被称为‘守护神’的神秘葫芦,更像是中华文明的象征——内敛而强大,古老而充满生机。”

然而,对龙渊来说,最大的认可以来自一位特殊的访客。

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,一架美军专机降落在临时机场。走出来的是约瑟夫·史迪威将军本人——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,同时也是中国驻印军总指挥。

“龙少校,久仰大名。”史迪威将军用流利的中文说道,目光锐利地打量着龙渊和他胸前的葫芦。

龙渊敬礼:“将军过奖。”

史迪威直接切入主题:“我听说你们用灯笼和彩旗打败了日军特种部队。能告诉我详情吗?”

龙渊简要解释了战斗经过,史迪威听得频频点头。

“将诸葛亮八阵图与现代工程技术结合,很有创意,”史迪威评价,“但真正关键的是它,对吗?”他指向闹闹。

龙渊心中一紧,谨慎回答:“闹闹确实提供了帮助,但胜利是所有守军将士的功劳。”

史迪威微微一笑:“放松,少校。我不是来没收你的宝贝的。相反,我想邀请你参加一个特别任务。”

原来,随着盟军在缅甸节节胜利,东南亚战场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。英国军队在印度方面准备反攻,而中国军队则需要确保缅北安全,同时协助盟军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行动。

“日军在泰缅边境建立了一个重要据点,”史迪威指着地图说,“那里不仅是军事要塞,还是日军进行超自然研究的基地。我们相信,他们在那里研究如何对抗你的...伙伴。”

龙渊面色凝重:“将军的意思是?”

“我希望你带队拔掉那个据点,”史迪威说,“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,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军人的能力。让那些还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看看,华夏子孙在异域战场上的威风!”

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不仅关系到战局发展,更关系到中国和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形象。

龙渊低头看了看胸前的闹闹。葫芦散发着坚定而自信的绿光,仿佛在说:无论何处,我都与你同行。

“我们接受任务,将军。”龙渊立正敬礼。

史迪威满意地点头:“很好。我会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援。记住,这不只是一场战斗,更是一次展示——让世界见识华夏智慧与力量的机会!”

离开指挥部,龙渊站在胜利桥上,望着脚下奔流的河水。从广西到缅甸,从鹰扬关到史迪威公路,他和闹闹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。如今,他们将踏上新的征程,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华夏子孙的风采。

“准备好了吗,老伙计?”龙渊轻抚闹闹。

葫芦微微震动,绿光中仿佛蕴含着五千年的智慧与力量,在异域的土地上,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与崛起。

无论前路如何,他们都将继续并肩作战,直到最后的胜利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