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大军开拔(2/2)
“贤侄免礼。”
他笑着拍了拍张斌肩膀。
“战场之上,刀剑无眼,但有我在,必保你全身而退,且让你亲手摘几颗匪首头颅,回城风风光光受爵!”
少年抬眼,眸中既有少年人的热血,也有几分被父亲厚望压出的凝重,再次躬身:
“侄儿必不负叔父所托!”
灯火下,三人身影映在墙上,一诺已定。
……
五日后,青兰城四门同时张出巨幅布告,朱红大印盖在“剿匪令”三个鎏金篆字上,墨香尚未散尽,便引来无数百姓与商旅驻足。
布告以城主张志的口吻,洋洋洒洒数百言。
先历数黑石岭、落马涧、断云谷三股匪寇之恶,继而笔锋一转,宣布特设“讨贼大军”。
主帅为燕赵子爵李方清,总揽全局;
东路副将李存孝、北路副将许褚、南路副将秦良玉、西路副将兼援兵总督刘晓辉,各统本部精锐;
随军参谋杨荣掌行军调度,城主二公子张斌参赞军机并代将军职衔——如此阵容,可谓旌旗蔽日、鼓角齐鸣。
字里行间,燕赵领地依旧被奉为“讨贼中坚”。
三千铁骑、千张强弩赫然在列,粮秣甲械皆由其自筹。
其余子爵、男爵所出的援兵,虽也披甲持刀,却被统一编入西路,只听刘晓辉节制。
李方清早在议事厅里与各家私下通气:
大军开拔后,外围放哨、打扫战场、押送俘虏这些“苦差”,便由各位贵族子弟领功;
而破寨擒首、清点匪库的“美差”,则尽归燕赵精兵。
如此一来,既堵了悠悠众口,又让各贵族在功劳簿上留下名字,却无缘染指真正的金银财货。
中军帐内灯火通明,六座灰褐色沙盘排成半弧,像六只蹲伏的恶兽。
李方清与张斌并肩坐于主位,面前插着黑、红、蓝三色小旗。
杨荣俯身用铜尺量着山谷深浅。
胡雪岩把代表粮道的竹签一根根钉进沙面。
许清风则端着一盏油灯,替沙盘投下晃动的光影。
帐帘掀动,四名传令兵鱼贯而入,尘土在靴底腾起细雾。
“报——东路李将军已至黑石岭外,前锋距匪寨三里,候令!”
“报——北路许将军已封死落马涧北口,弩阵展开,候令!”
“报——南路秦将军已潜入断云谷侧翼,轻骑待命,候令!”
最后一名兵卒单膝落地,声音低了一分:
“西路刘将军及诸贵族尚在领地校阅兵马……尚未开拔。”
张斌猛地站起,少年人的血气上涌,面颊涨得通红:
“军情如火!他们竟敢拖沓,若误了时辰——”
“坐下。”
李方清抬手,声音不高,却像一柄钝刀压住了少年的怒火。
他嘴角甚至带着一点笑意。
“西路兵马本就不是用来破寨的,他们只需在夕阳前赶到谷口摇旗呐喊即可。
刘将军若真提前来了,我反倒要头疼。”
张斌怔住,拳头松了又紧。
李方清却已起身,顺手把一枚红色令箭插入沙盘中央。
那里,六座山头的交汇点被画出一道细细的沟线,像一把暗藏的刀。
“告诉李存孝、许褚、秦良玉——”
他抬眼,灯火映在瞳仁里,像两点寒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