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 光临闪亮村(2/2)
柳三娘如蒙大赦,连连点头,又深鞠一躬,转身小跑回彩棚。
片刻后,她领着一长列红衣新人徐徐而来——
三十六名新郎头戴红绸结,腰束黑宽带,脚蹬新布鞋,个个精神。
三十六名新娘凤冠霞帔,红盖头下露出羞涩的笑靥,手执红绸同心花球。
彩绸在风里翻飞,像一条流动的火焰,把整个广场映得通红。
新人们走到近前,齐刷刷单膝跪地,声音整齐又带着掩不住的喜悦:
“参见领主大人!参见公主殿下!”
锣鼓骤停,万人屏息。林悦心眸光一亮,抬手虚扶:
“都起来,让本宫好好看看今日最亮眼的燕赵儿女!””
公主的目光掠过三十六对新人,落在他们身上的大红吉服上,忍不住轻声问道:
“齐拉旧俗,新娘不是该披白纱么?怎地今日全着了红?”
李方清微微侧身,拱手答道:
“殿下,白纱固然洁净,却少了燕赵百姓骨子里的那股热劲。
红色在我们这儿,不止是颜色,更是情义与生命的象征。”
他抬手,指向新娘裙摆上暗绣的并蒂莲:
“您看这第一重红——火红如朝日,寓意新日子从今日升起,日子越过越旺。
再看新郎腰间的玄青宽带,红里衬黑,叫‘红火压千难’,提醒新人今后同担风雨。”
“第二重红,是血浓于水的真情。战乱时,闪亮村家家户户挂红灯笼为号,灯在人在,灯灭人亡。
如今红灯换作嫁衣,是把那段记忆缝进喜服,告慰逝者,也告慰生者。”
“第三重红,是山河的颜色。燕赵北地多赤壤,百姓说‘脚踏红土,头枕青山’,红是根,是土,也是血脉。
新人着红,是把根扎得更深,把血脉传得更远。”
他顿了顿,声音低而温厚:
“白纱是雪,红裳是火。雪可覆地,火却能暖人。
今日三十六对新人,愿以一身红火,烧尽旧日阴霾,点亮往后岁岁年年。”
林悦心听得入神,指尖轻抚自己腰间佩玉,半晌莞尔:
“红火暖人,说得好。那本宫这身绛红宫装,也算与新人同喜了。”
锣鼓适时响起,红绸翻飞,像一片炽热的朝霞,把整个广场映得暖意融融。
林悦心询问说:
“集体婚礼什么时候开始呢?”
李方清恭敬地回答说:
“烦请公主殿下再等一下。”
公主抬眼望了望日色,又扫过广场上早已排好的桌案,轻声问:
“那便依子爵之言。只是不知那位贵客是谁,竟让三十六对新人和本宫一起等他?”
李方清微微一笑,拱手答道:
“殿下稍后便知。臣已命人摆好座次,请公主与诸位先上座。”
于是,陈贵上前一步,拂尘轻扬,高声宣道:
“公主殿下及燕赵诸臣——入席!”
广场中央,早已布置得井然如画:
最北端是一座三尺高的木台,台上横着一张紫檀长案,铺了金丝红毡,案上摆着鎏金香炉与一对和合二仙像。
林悦心被引至正中主位,李方清居左。
秦良玉、杨荣、杨溥、沈万三、胡雪岩、华佗、鲁班、嫘祖、黄道婆、宋慈、李存孝、欧冶子、杜康、许褚依次列坐,俱着礼服,肃穆而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