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城门迎接(2/2)
李存孝单手托着下颌,百无聊赖地掂起一枚小石子,指劲一弹,“嗖”地把护城河面打出三连水漂。
李方清抬眼,正对上垛口处露出的半张脸,礼貌地点头致意。
那百夫长心里一突,慌忙回礼,回头低声骂道:
“都精神点!今儿这南门,怕是要唱大戏。”
日影渐高,四人仍无进城的意思。守兵们窃窃私语愈发压低——
“能让他们等的,会是哪路神仙?”
“不管是谁,王城这天……怕是要变。”
风掠过垛口,卷起白狼披风一角,像一面小小的旗,提前宣告了即将开场的风波。
话音未落,那队马车已逼近护城河畔。
守兵们先被速度吓了一跳——
辕马并未狂奔,只以小快步前行,车厢却如贴地滑行,几乎不起颠簸;
再细看,更觉古怪:
-车轮外箍并非寻常木辋,而是乌黑发亮的精铁圈,内嵌一圈椭圆铜片,行驶间铜片依次起伏,竟像给车轴加了一层“弹簧”;
-车厢底部多出两根平行的硬木纵梁,梁与底盘之间用厚牛皮包覆,形成暗匣;路面稍有不平,整架车便微微下沉又回弹,将颠簸吃尽;
-最前那辆车辕前,多装了一只巴掌大的铜盘,盘中垂下细链,链末坠铅丸——随着车速变化,铅丸摆动,驾车手只需盯盘心刻度,便可把缰绳松紧调到最佳;
-车尾插旗的套杆也不是死木,而是一节套一节的抽拉竹骨,旗面在风中微微震颤,却始终“啪”地保持展开,不再卷杆。
沈万三看得眼珠发亮,手里算盘珠不自觉停住,低声惊呼:
“主公,这——这可比王城御辇还稳当!
哪来的神工?”
李方清嘴角勾起,语气里带着自家地里长出金瓜的惬意:
“鲁班大师领着工匠坊,把‘叠板缓震’、‘摆锤速计’和‘抽骨旗杆’一并试成了。
昨夜才在领地里跑过土坡,今儿就敢上官道——看来老头儿信心十足。”
包拯伸手按了按车辕,铁圈与铜片微微回弹,发出清脆“叮”声,他冷峻的脸上也浮出几分赞赏:
“有此利器,转运粮草、押送伤病,可省三成时日。”
李存孝更直接,俯身一指那铜盘:
“这玩意儿能给骑兵用不?
若每匹马都配上速摆,冲锋时队形不会拉松!”
驾车兵咧嘴笑,露出雪白牙齿:
“回将军,工坊正试制‘鞍挂摆’,下月就能给斥候队配发!”
城上守兵此时也看呆了,百夫长忘了呵斥手下,任长矛斜倚——
只见燕赵车队依次驶过吊桥,铁轮碾地发出细密而均匀的“哒哒”声,像一阵低哑鼓点,把“新奇”二字直接敲进众人心里。
旗帜在风中猎猎展开,却再不像往常那般缠杆成一团,红底白狼图纹清晰夺目,仿佛整条车队都贴着“燕赵”标签,大摇大摆告诉王城:
新技术来了,新风波也要来了。
华佗青衫微褶,鬓角添了几缕风霜,却掩不住眸子里的清亮。
他刚踩实吊桥木板,便一抖衣摆,单膝点地:
“主公——”
声音不高,带着药草般的甘苦气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