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徽章隐秘纹(1/2)
那枚从积雪和杂物下意外抠出的徽章,冰凉地硌在我的手心,仿佛一块来自遥远过去的寒冰,带着刺骨的冷意和难以言说的秘密。我没有立刻仔细端详,而是迅速将其揣进棉袄内衬的口袋里,再次警惕地扫视了一圈寂静的院落。雪花依旧无声飘落,覆盖了我方才翻找的痕迹,也似乎将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彻底掩埋。
确认无人察觉后,我沿着来时的路径,紧贴墙根阴影,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,悄无声息地溜回了自家屋里。关上门,插上门闩,背靠着冰冷的门板,我才敢大口喘息,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,几乎要撞破肋骨。
过了好一会儿,激烈的心跳才渐渐平复。我走到煤油灯旁,却没有立刻点燃。屋内一片漆黑,只有窗外雪地映进来的微弱天光,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。我摸索着坐到炕沿,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内兜里掏出那枚徽章。
就着窗外透进的微光,我仔细打量着这枚意外得来的物件。铜质,圆形,比拇指指甲盖略大,边缘已经有些磨损,通体覆盖着厚厚的、斑驳的绿色铜锈,显然年代久远,且埋藏或弃置了不短的时间。我用袖子仔细地、轻轻地擦拭着表面的浮锈和泥土,试图让图案更清晰一些。
随着污垢的去除,徽章上的纹路逐渐显现。正如我最初惊鸿一瞥所见,中心是一个略显模糊的五角星,周围环绕着交叉的齿轮和麦穗。这是建国初期常见的象征组合,代表着工农联盟。但让我心头一紧的是,在齿轮和麦穗环绕的下方,靠近徽章底部边缘的位置,似乎还刻着几个极其细小、几乎被磨损殆尽的字母或数字!
我凑到窗前,借着那一点可怜的雪光,眯起眼睛,几乎将徽章贴到眼皮底下,艰难地辨认着。
那似乎是……“Z……d……Y……”?还是“Z……d……V……”?磨损太严重了,字母模糊不清,而且排列方式也有些奇怪,不像是规范的缩写。在这串模糊字符的旁边,还有一个更小的、几乎看不清的图案,像是一道极其简略的、横着的闪电?或者是一把刻刀?
这绝不像是普通的厂徽或者校徽!普通的徽章不会刻上如此模糊不清且看似随意的字符和附加图案。这更像是一种……特定群体的标识?或者是一种需要隐蔽含义的符号?
“ZdY”?或者“ZdV”?这代表什么?是某个机构名称的缩写?还是某个项目的代号?那个小小的闪电或刻刀图案,又意味着什么?
我的后背泛起一股凉意。这枚徽章透出的神秘气息,与陈赵氏那深藏不露的背景,以及“谭工”那不明不白的“消失”,似乎隐隐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共鸣。它会不会就是属于他们那个隐秘世界的东西?是陈赵氏不慎遗落的?还是原本就藏在那杂物堆里,属于早已离开的何大清,或者其他什么人的?
无数种猜测在我脑中碰撞,却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。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,这枚徽章,绝非凡物。它是一件重要的证物,是连接过去那团迷雾的一条可能存在的、实实在在的线。
我必须搞清楚它的来历和含义!
可是,该怎么查?拿着它去问人?风险太大了!万一这徽章本身就是一个禁忌,询问的行为就等于引火烧身。王主任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就在黑暗中盯着我。
那么,只能靠自己。通过其他间接的渠道,去了解类似图案和符号可能代表的意义。
第二天上班,我显得有些心不在焉。切菜时差点切到手,炒菜时盐放多了两次,引得杨师傅都奇怪地看了我好几眼。我满脑子都是那枚徽章的纹路和那几个模糊的字符。
“ZdY……ZdY……”我一边机械地揉着面团,一边在心里反复默念。这会不会是某个单位名称的拼音首字母?比如……“重点研究院”?“装备定远”?听起来都似是而非。那个时代各种机构、项目繁多,很多都有保密性质,光靠猜无异于大海捞针。
午休时分,我借口去图书馆还一本之前借的菜谱(这是真事,我确实借过),溜达到了轧钢厂的小图书馆。说是图书馆,其实就是一间放满了报纸、政治读物和少量技术书籍的阅览室。管理员是个戴着厚眼镜的老先生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