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生产制造(2/2)
“如此规整…”旁边一个老木匠喃喃道,“便是用最好的划刀,磨上半天,也难有此效果啊!”
清洗、然后进入最关键也最让他们感到神秘的镀膜环节。
按照陈阳给出的、经过简化和适应明末条件的配方与流程,工匠们小心翼翼地配制着镀银液。当那块洁净的玻璃浸入溶液中,再取出时,背面已然覆盖上一层匀净光亮的银膜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“镜…镜子!成了!”一个年轻匠徒失声叫道。
蒯贤拿起这面银镜,对着光仔细查看。
镜面光洁无比,映照的人影纤毫毕现,远比庄内库房中那些从番商手中高价购来的、带着杂色的“玻璃镜”要清晰得多!
他手指拂过镜面,心中巨震:“如此工艺,如此品质…若流传出去,天下铜镜、乃至番邦劣镜,皆成废铁矣!”他仿佛看到了一座源源不断产出黄金白银的宝库。
烘干、背面刷上保护漆、装上简陋的木框……第一面完全由唐家庄堡自产的玻璃镜,正式诞生。
当蒯贤捧着这面镜子,送到陈阳面前时,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。
陈阳接过,随意照了照,点了点头:“尚可。以此为标准,全力生产。优先生产小圆镜,便于携带销售。”
他的反应平淡得让蒯贤有些失落,仿佛这奇迹般的造物,在他眼中只是寻常。
“属下…遵命。”蒯贤压下心中波澜,躬身退下,立刻返回厂房,督促加快生产节奏。
很快,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传遍了整个庄子。
“听说了吗?玻璃厂造出镜子了!”
“比西洋来的还好!清楚得吓人!”
“蒯大师傅亲自捧给姑爷看的!”
“姑爷就点了点头,说‘尚可’?”
“我的老天,这还只是‘尚可’?”
庄民们议论纷纷,好奇与惊叹在空气中蔓延。一些有幸隔着厂房窗户瞥见过那流光溢彩镜面的人,更是描述得天花乱坠,引得众人心痒难耐。
唐伯雍闻讯,特意拉着宋应星前来观看。
当宋应星拿起一面刚下线的巴掌大小圆镜,看到镜中自己清晰无比的须发时,这位见多识广的科学巨匠也忍不住啧啧称奇。
“妙哉!此镀银之法,似与古籍所载‘药银’配方不同,成膜更速,光泽更亮!陈大人,此方…”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阳。
陈阳淡淡道:“些许改进,不值一提。宋先生若有兴趣,可去厂内观摩,与蒯贤探讨。”
宋应星如获至宝,连连道谢,竟真的转身就奔玻璃厂而去,口中还念念有词:“定要记下,补入《天工开物》增补篇…”
唐伯雍抚须大笑:“贤婿啊贤婿,你总能弄出这般惊世骇俗之物!此镜一出,只怕江南那些豪商巨贾,都要坐不住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