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勤王诏书(2/2)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支约莫千人的队伍,正向着这边开来。
耿如杞和张鸿功的眼睛,瞬间瞪大了。
那是一支怎样的军队!
队伍的最前方,是五百名步卒,他们身形挺拔,步伐沉稳,每一个人都穿着统一制式的铁甲,头戴铁盔,手中持着寒光闪闪的长枪。
虽然只是明军最常见的盔甲,但穿在他们身上,却显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肃杀之气。
最让耿如杞和张鸿功感到窒息的是,这五百人,人人皆甲!
全员披甲!
在他们的身后,是五百名骑兵,同样的人马皆披着铁甲,腰悬马刀,背负弓弩,沉默地跟随着,如同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。
这支千人队,没有一丝喧哗,只有甲叶碰撞的细微声响和沉重的脚步声。
他们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刃,与旁边那群破破烂烂的山西镇兵,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。
“这……这是谁的兵?”耿如杞的声音都在发颤。
张鸿功死死盯着那支军队的旗帜,喉结滚动了一下:“抚台大人,是……是水泉营堡的陈阳!那个皇商,副千户!”
陈阳!
耿如杞脑中瞬间浮现出,他富可敌国的传闻。
“还是有钱好办事啊……”耿如杞喃喃自语,语气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羡慕与嫉妒,“你看看人家手底下的兵,个个龙精虎猛,这才是精兵!我们这边,盔甲能有六成覆盖,就算谢天谢地了!”
张鸿功的眼神更是火热。
他是个武将,他知道,这样一支千人队,其战力,恐怕是一比三的强度。
“来人,去把陈副千户请过来!”耿如杞回过神来,立刻说道。
片刻之后,陈阳骑着马,来到二人面前。
巡抚耿如杞正坐中间,总兵张鸿功在旁侧坐。
陈阳在大门外下马,由角门进入,行一跪三叩头礼。
“下官陈阳,见过抚台大人,总兵大人。”
“副千户免礼。”耿如杞脸上挤出和蔼的笑容,指着陈阳身后的队伍,赞不绝口,“副千户治军有方,麾下将士,真乃我大明雄师典范啊!”
陈阳神色平静:“大人谬赞,只是平日操练勤勉些罢了。”
耿如杞与张鸿功对视一眼,后者会意,上前一步,带着几分热切,又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开口道:“副千户,此去京师,路途遥远,对手又是凶悍的建奴……你看我这边的弟兄们,装备实在有些……寒酸。”
他搓了搓手,终于说出了口:“不知副千户……能否支援一些盔甲,也好让弟兄们上阵时,能多一分活命的指望?”
陈阳看着张鸿功,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眼神麻木的士兵。
他心中了然。
“总兵大人言重了。”陈阳微微一笑,“国难当头,同舟共济,本是应有之义。下官此次出征,辎重中正好备了些许备用甲胄。若不嫌弃,可匀出一千副,以助军威。”
一千副!
耿如杞和张鸿功的眼睛同时一亮!
这可不是小数目!
“好!好啊!”耿如杞大喜过望,拍着陈阳的肩膀,“副千户深明大义,本抚记下了!”
张鸿功也是满脸感激:“副千户,这个人情,哥哥我记下了!”
陈阳只是淡然一笑。
他知道,这一千副甲,送出去的不仅仅是人情。
更是在这支勤王大军中,为自己赢得了最初的话语权和安全保障。
此刻,陈阳的另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重甲具装骑兵,在李陵的带领下.
早就赶往了,遵化城附近。
陈阳要让李陵率两千骑兵,救下抗金名将赵率教。
此战,按照历史上,赵率教率四千精锐关宁铁骑三日三夜疾驰驰援,抵三屯营时被总兵朱国彦拒之城外。
转至遵化,与后金贝勒阿济格大军遭遇,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,赵率教中流矢坠马,仍力战不退,最终壮烈殉国。
所部四千精锐关宁铁骑全军覆没,包括副总兵刘恩在内的九名游击以上军官全部阵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