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锋芒初试(2/2)
联盟的章程和首批技术标准框架在大会上顺利通过。多家企业当场签署了技术应用合作意向书,意向采购金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。更让陈玥振奋的是,刘总工程师代表的航空航天部门,以及另外几个涉及国家重大需求的领域,都派出了重量级代表参会,并表达了深度合作的意愿。
这意味着,她所倡导的“用国家队需求牵引技术升级和市场突破”的战略,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
联盟成立的消息,如同一声惊雷,迅速传遍了全球材料界。西方那些老牌巨头和标准组织,显然没有料到陈玥的反应如此迅速和决绝,更没想到她能在中国国内凝聚起如此强大的力量。一时间,各种反应纷至沓来,有措手不及的慌乱,有气急败坏的指责,也开始出现一些更务实、试图接触和试探的声音。
首战告捷!陈玥站在会场门口,送别一位位与会嘉宾,心中充满了初战告捷的激动,但也感受到了更沉甸甸的责任。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,如何运营好这个平台,如何让联盟的标准真正成为市场主流,如何应对接下来必然更加凶猛的反扑,都是摆在她面前的巨大挑战。
就在陈玥忙于应对联盟初创期千头万绪的事务时,一个来自巴黎的、加密等级极高的视频通话请求,接入了她的私人终端。
请求方,是她在巴黎那个安全屋的防御负责人,瓦格纳。他的脸色异常凝重。
“陈女士,”瓦格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,“我们监测到,之前那些针对您的物理监视力量,虽然表面上撤走了,但他们启动了一个新的‘蜂巢’协议。”
“蜂巢协议?”陈玥皱眉。
“一种更隐蔽、更分散的监视模式。他们不再派专人盯梢,而是通过收买或技术手段,控制了您原工作室周边区域大量的民用监控摄像头、智能设备甚至交通工具的行车记录仪,构成了一张无形的、几乎覆盖所有公共区域的数据监视网络。他们不再关心您在哪里,而是试图通过大数据分析,重建您的社交网络、行为模式,甚至……预测您未来的行动轨迹。”
陈玥的心猛地一沉。这种无处不在的、非接触式的数据监视,比直接的物理跟踪更难以防范,也更令人毛骨悚然。对方的目的,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威胁或窃取,而是试图从根本上“理解”和“预测”她,为后续更精准的打击做准备。
“有办法反制吗?”陈玥冷静地问。
“很难完全清除,但我们可以进行数据污染和反向干扰,增加他们分析的难度和成本。”瓦格纳回答,“但您必须意识到,您已经成为了他们高度关注的目标。即使您人在中国,他们在巴黎构建的这张数据网络,也可能被用来针对与您有联系的其他人,或者……用于其他更深远的目的。”
陈玥明白了。她在巴黎的“战场”,并未因为她的离开而消失,而是以一种更数字化、更隐晦的方式继续存在着。她与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对手的较量,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、更复杂的维度。
东西方两座城市,兄妹二人都已亮出了自己的锋芒。陈曦用内部改革的利刃,劈开了质疑与倾轧的迷雾;陈玥则以联盟为盾,集结力量,正面对抗旧秩序的壁垒。他们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,但也因此将自己置于了更明亮的聚光灯下,吸引了更强大的对手更深的敌意。
锋芒初试,锐气已显。但真正的强者,不仅要能亮剑,更要能承受亮剑之后,来自四面八方更猛烈的攻击。他们的征途,注定不会平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