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官场:我真不想当卷王! > 第123章 与考察组的谈话,江澈的“躺平”发言!

第123章 与考察组的谈话,江澈的“躺平”发言!(1/2)

目录

江澈推开小会议室那扇沉重的木门时,感觉自己推开的不是一扇门,而是一座通往地狱的闸门。

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“吱呀”声,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。

房间里有三个人,呈品字形坐着。主位上正是县委组织部的陈副部长,国字脸,不怒自威。他身旁坐着两位稍年轻一些的干部,一人负责记录,一人负责观察,眼神都像鹰隼一样锐利。

三道目光,六道视线,如聚光灯般瞬间锁定了江澈。

空气仿佛凝固了,带着一种审查的压力。

“陈部长,各位领导,你们好。”江澈的身体比大脑先一步做出了反应,微微鞠躬,声音平稳,听不出任何情绪。

这是他上一世在无数个大场面里锤炼出的本能——越是心慌,表面越要平静如水。

“江澈同志,请坐。”陈副部长指了指对面那张孤零零的椅子。

那把椅子,像极了审讯室里的被告席。

江澈拉开椅子,坐下,双手平放在膝盖上,腰背挺直,摆出了一副最标准、最老实、也最无趣的姿态。

他内心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:从现在开始,我不是江澈,我是一台复读机,一台只会说官话套话的机器人。我的目标不是回答问题,而是消耗掉他们的耐心。

“不要紧张,就是随便聊聊。”陈部长开口了,声音温和,但江澈知道,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,“我们和镇里的很多同志都谈过了,大家对你的评价很高啊。”

来了,开场就上压力。

江澈内心冷笑,脸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和局促:“领导过奖了。我刚参加工作不久,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工作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全都是因为有镇党委、政府的坚强领导,有孙书记和李镇长的悉心指导,还有办公室各位前辈同事的无私帮助。我个人其实没做什么。”

这一套话说得行云流水,滴水不漏。

完美!江澈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。这番话,堪称“甩锅与揽责”的辩证统一,既把功劳全部分摊了出去,又显得自己态度谦逊,懂得感恩。听起来政治正确,但细品之下,毫无个人特色,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。

负责记录的干部笔尖一顿,抬头看了江澈一眼。

陈副部长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,只是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继续问道:“‘一桥双景,古今交辉’,这个方案,我们听说是你最先提出来的。能谈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吗?”

这是核心问题,也是最危险的陷阱。

江澈知道,只要他稍微流露出一点“灵光一闪”或者“深思熟虑”的痕迹,就彻底坐实了“天才”的名号。

他必须把这次“神来之笔”,解释成一次彻头彻尾的“意外”。

“报告陈部长,关于这件事,其实是个误会。”江澈的表情变得更加“诚恳”和“憨厚”,“我当时根本没什么成熟的想法。那天开会,大家讨论得很激烈,我听得有点……有点犯困,脑子也迷迷糊糊的。领导突然点我的名,我一下没反应过来,就把心里下意识冒出来的一句话给说出来了。”

他顿了顿,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赧然:“说出来怕您笑话,我当时想的就是,小孩子才做选择,大人全都要。没想到,李镇长他们格局高,站位高,从我这句不着调的胡话里,提炼升华出了‘一桥双景’这么好的一个思路。所以,这个功劳真的不是我的,是领导们集体智慧的结晶,我顶多算是在旁边……不小心碰响了一个音符。”

这番解释,堪称“自污”的典范。

江澈把自己形容成了一个开会打瞌睡、满嘴跑火车的愣头青。他相信,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,听到这番话,都会对自己“天才”的印象大打折扣。

然而,他低估了“迪化”的强大力量。

陈副部长和身边的同事对视了一眼。

他们看到了什么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