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 全场寂静,连教授都愣住了!(2/2)
他明明还是那副慵懒的样子,甚至还端起茶杯,吹了吹热气,仿佛刚才那番话,真的只是随口说说。
可是在所有人眼中,他的形象已经彻底变了。
他不再是一个履历惊人的年轻干部,不再是一个深藏不露的“理论大神”。
他是一个……开宗立派的宗师。
他不是在解释一个理论,他是在创造一个理论。
他不是在回答问题,他是在定义未来。
反方席位上的张副总,手中的笔,“啪”的一声,掉在了地上,他却浑然不觉。他的目光空洞,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:“让森林……成为工厂……”
正方席位上的西北干部,看着江澈的眼神,已经不再是崇拜,而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。
王处长和李市长助理,则是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又在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,尴尬地缓缓坐下。他们对视一眼,眼神里只剩下苦笑。
什么叫差距?
这就是差距。
他们还在争论应该走哪条路,而江澈,已经自己修好了一条通天大道,并且把路牌都给立好了。
所有学员的目光,都不由自主地,转向了教室的最前方。
他们想看看,那位真正的大神,那位国内经济学领域的泰斗,林博教授,此刻是什么反应。
林博教授,还站在讲台的另一侧。
他没有坐下,也没有说话。
他就那样站着,一动不动,像一尊石化的雕像。
他的眼镜,不知道什么时候,已经被他摘了下来,拿在手里。那双平时总是闪烁着睿智和审视光芒的眼睛,此刻,却写满了一种复杂的情绪。
有震惊,有欣赏,有困惑,但更多的,是一种棋逢对手,甚至……是高山仰止的震撼。
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经济学,从凯恩斯到哈耶克,从古典主义到新自由主义,所有的理论他都了如指掌。
可江澈刚才说的那一套,他闻所未闻。
那不是西方任何一个经济学流派的理论,也不是对现有理论的简单修补。
那是一套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,从实践中生长出来,充满了东方哲学智慧的,全新的思想体系。
它宏大,却不空洞。
它理想,却有路径。
它解决了困扰了学术界和政界几十年的那个终极难题——发展与保护的平衡。
时间,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。
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是一分钟,也许是十分钟。
林博教授终于动了。
他缓缓地,郑重地,将手中的眼镜,重新戴上。
然后,他做了一个让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。
他对着讲台另一侧的江澈,微微地,欠了欠身。
那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姿态,也不是长辈对晚辈的姿态。
那是一种,一个学者,对另一种更高级的智慧,所表达的,最纯粹的敬意。
“江澈同志……”
林博教授开口了,他的声音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激动。
“你刚才说的这些……能不能,再详细地讲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