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官场:我真不想当卷王! > 第299章 江澈的烦恼:我只想当个学渣啊!

第299章 江澈的烦恼:我只想当个学渣啊!(1/2)

目录

门外,林博教授的脸在猫眼的光学畸变下,显得有些失真,但那和煦的笑容,却分毫未减,反而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穿透力。

“江澈同学,开门呐,我知道你在里面。”

声音温和,像是邻家伯伯在喊自家孩子吃饭。

江澈感觉自己的头皮像是被无数根细针扎过,瞬间麻了。他脑海里,那个刚被抬上救护车的海绵宝宝小人,直接从担架上坐了起来,扯掉了身上的输液管,一脸惊恐地看着车窗外那个越来越近的、挂着和蔼笑容的巨大月亮。

“别紧张,不谈工作,不谈学术。”

林博的声音再次传来,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。

“就是……睡不着,想找你聊聊人生。”

聊人生?

江澈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。跟一个能把你随口胡诌的几句话上升到“理论体系”高度的学界泰斗聊人生?这不等于一只小白兔主动跑到解剖学教授的实验室里,说“教授,咱们聊聊生命的奥秘”吗?

躲是躲不过去了。

他深吸一口气,脸上迅速切换出一副刚刚被吵醒、带着几分睡眼惺忪和受宠若惊的表情,这才伸手,轻轻拉开了宿舍的门。

“林老师?这么晚了,您怎么……”

他的话还没说完,林博已经笑呵呵地走了进来,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铁皮茶叶罐。

“睡不着,人老了,觉少。”林博自顾自地把茶叶罐放在江澈的书桌上,环视了一圈这间小小的宿舍,目光最终落在那本摊开的《天龙八部》上,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,“看武侠小说?好事,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跟我们今天讨论的,倒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”

江澈的嘴角抽搐了一下。

他发誓,他看乔峰血战聚贤庄的时候,脑子里想的只有“好汉快跑”,绝对没有思考过这跟“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”有什么内在联系。

“林老师,您坐。”江澈拉过椅子,动作拘谨得像个第一次见班主任的小学生。

“坐,都坐。”林博摆了摆手,自己却没坐,而是像个好奇的孩子,在书桌前踱步,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澈,“江澈啊,我今天晚上,翻来覆去地想你白天说的那几点,越想越激动,越想越觉得……博大精深!”

江澈的心沉了下去。

“不敢当,林老师,我就是一些在基层瞎琢磨的胡话,上不了台面。”他赶紧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,恨不得趴在地上。

“哎,怎么是胡话呢?”林博猛地一回头,表情严肃了起来,“你说的‘叙事经济学’,这五个字,就价值千金!它点破了一个我们所有人都知道,但所有人都没能系统化总结出来的本质问题!”

他伸出一根手指,像是在课堂上一样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“过去我们讲经济,讲的是生产、分配、交换、消费。我们把人看作是‘经济人’,是理性的,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。可现实是这样吗?人是‘社会人’,是‘文化人’!人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,更是一种情感、一种认同、一种自我表达!你买一件衣服,是因为它保暖,还是因为它让你觉得自己更好看,更有品位?”

江澈张了张嘴,没说出话来。

“你的‘叙事’理论,就是把‘文化’和‘情感’这两个最大的变量,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!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次……革命性的补充!”林博越说越激动,脸颊都有些泛红,“还有那个‘会呼吸的城市’,太形象了!太精准了!把城市比作生命体,有新陈代谢,有自我修复。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‘可持续发展’的终极形态吗?你用一个比喻,就把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给说透了!”

江澈感觉自己的额头在冒汗。

他当时说“会呼吸的城市”,纯粹是为了听起来比较酷,比较有逼格,能镇住场子。他哪想过什么“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性补充”?

他脑海里的海绵宝宝,已经放弃了挣扎,瘫在地上,任由林博教授幻化出的无数个学术名词,像一座座大山一样,压在自己身上。

“林老师,您真的过奖了。”江澈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实的痛苦,但在林博听来,这却是天才在面对赞誉时特有的谦逊与不安,“我真的只是个基层干部,没读过多少书,更不懂什么经济学理论。这些想法,都是被实际问题逼出来的土办法,当不得真,当不得真。”

“土办法?”林博笑了,笑得意味深长,“江澈啊,你知不知道,所有伟大的理论,最初都是从‘土办法’里来的?理论是灰色的,而生命之树常青!你这棵树,是从中国最真实的土壤里长出来的,比我们这些在书斋里修剪出来的盆景,要鲜活得多,也茁壮得多!”

完了,解释不清了。

江澈发现,自己越是贬低自己,林博就越是能从一个全新的、他完全无法理解的角度,把他拔高到一个新的境界。

他感觉自己就像孙悟空,无论怎么翻跟头,都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。而林博教授,就是那个面带微笑,看着他在自己掌心上撒尿的佛祖。

“这是我一个朋友从武夷山带回来的大红袍,存了好几年了。”林博将那个茶叶罐推到江澈面前,“你尝尝。好的思想,就像好的茶叶,需要时间来沉淀,也需要懂的人来品。”

江澈看着那罐茶叶,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。

收下,就等于默认了自己是那个“懂的人”,是林博的“知己”。以后,深夜聊人生的戏码,恐怕就要成为常态了。

不收?一个学生,拒绝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教授饱含深情的馈赠,这叫不识抬举,以后在班里还怎么混?

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,林博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。

“江澈啊,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。”林博坐了下来,身体微微前倾,用一种商量的、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的语气说,“你的这套理论,不能只停留在‘感悟’阶段,太可惜了。我想,我们能不能合作,就以‘叙事经济学:一种后工业时代的区域发展新范式’为题,写一篇论文?”

论文?

合作写论文?

“轰隆”一声。

江澈感觉自己的天灵盖,像是被一道紫色的天雷给劈中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