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官场:我真不想当卷王! > 第309章 省发改委,一个“清水衙门”!

第309章 省发改委,一个“清水衙门”!(1/2)

目录

刘光明领着江澈走进那栋灰色的五层小楼。

门厅里空无一人,只在一角的墙根下,孤零零地立着一个报刊架,上面的报纸已经泛黄卷边,日期停留在上个星期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灰尘混杂着劣质清洁剂的古怪气味,像是许久未曾有过新鲜空气的流通。

“没电梯,江主任,咱们走楼梯。”刘光明指了指右侧黑洞洞的楼梯口,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。

楼梯是老式的水磨石地面,踩上去,鞋底与积年的尘土摩擦,发出“沙沙”的细响。扶手上的红漆已经斑驳脱落,露出

整个楼道里安静得可怕,只有他们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,被放大,又被吞噬,显得格外突兀。这不是京城部委大院里那种因秩序而生的肃静,也不是云州市政府里那种因忙碌而凝结的紧张,这是一种……生命力流逝后的死寂。

二楼的走廊比一楼稍显“热闹”一些。几扇办公室的门虚掩着,江澈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。

左手第一间,门上挂着“项目审批处”的牌子。一个戴着老花镜的大姐,正对着一盆半死不活的吊兰,专心致志地织着一件红色的毛衣,长长的毛线针在她的指间上下翻飞,发出轻微的“咔哒”声,是这层楼唯一的背景音乐。

隔壁是“固定资产投资处”。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,将一张大大的报纸摊在桌上,盖住了半张脸,从报纸上方露出的额头和紧闭的双眼来看,他正在与周公进行一场关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深入交流。他的茶杯里,几根茶叶梗孤零零地竖着,早已泡得没了颜色。

江澈的脚步顿了顿。

他想起了自己在青龙镇的搭档,那个一心只想躺平,却总被他拖下水的老杨。老杨的终极梦想,不就是过上这种织着毛衣、看着报纸,上班如上坟的日子吗?可老杨现在,已经是日理万机的“红酒镇长”了。

而他江澈,却阴差阳错地,来到了老杨梦寐以求的圣地。

世事之荒诞,莫过于此。

“江主任,这边。”刘光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,打断了江澈的思绪。

他们继续向上,三楼,四楼。

景象大同小异。有的办公室里,几个人围在一起,就着一碟花生米,小声地聊着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;有的办公室里,一台老旧的十四寸电视机开着,播放着不知重播了多少遍的电视剧,看电视的人靠在椅子上,眼神空洞地望着屏幕,仿佛灵魂已经抽离。

没有电话铃声,没有打印机工作的声音,更没有脚步匆匆的办事人员。

这里的时间仿佛是凝固的,所有人都被封存在一块巨大的琥珀里,维持着一个姿势,等待着岁月的风化。

江澈的心,在踏上第一级台阶时的那丝警惕,此刻已经彻底烟消云散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。

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走访一个省级单位,而是在参观一个以“躺平”为主题的行为艺术展。这里的每一位“艺术家”,都用自己暮气沉沉的姿态,深刻地诠释了官场摸鱼的最高境界——无为而治,与世无争。

这哪里是什么省发改委?

这分明就是青龙镇养老院的升级版,是全省摸鱼爱好者的终极殿堂。

终于,他们来到了五楼。

五楼的走廊尽头,就是主任办公室。刘光明指了指那扇紧闭的深红色木门,又指了指旁边一间同样关着门的办公室。

“江主任,那就是马主任的办公室。您这间在旁边,钥匙我给您。”刘光明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,在上面翻找了半天,才找到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钥匙。

“马主任在吗?”江澈随口问了一句。

“应该不在。”刘光明想了想,答道,“马主任最近迷上钓鱼了,城郊新开了个鱼塘,天不亮就去了。估计这会儿……正跟一条大鲤鱼较劲呢。”

江澈的嘴角,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。

一把手带头摸鱼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仙工作氛围?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当副手的,是来给一位退休老干部代班的。

“咔哒”一声,刘光明用那把老旧的钥匙打开了江澈的办公室门,推开,一股更浓重的灰尘气息扑面而来。

这是一间相当宽敞的办公室,比他在云州当副市长时那间还要大上几分。一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摆在正中央,后面是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。靠窗的位置,还有一套待客用的沙发和茶几。

只是,所有的家具上,都覆盖着一层均匀而厚实的灰尘。阳光从布满灰尘的窗户里透进来,光柱中,无数尘埃在欢快地飞舞。看这架势,这间办公室至少有半年没进过人了。

“咳咳,”刘光明被灰尘呛得咳嗽了两声,“江主任,您看,就是这儿。这间是原来常务副主任的办公室,他去年调到政协去了。您先坐,我去找人来打扫一下。”

“不用麻烦了,刘主任。”江澈摆了摆手,他环顾着这间完美的“尘封遗迹”,眼神里满是欣赏,“我自己来就行。”

他可不想让别人破坏了这里原始的、纯粹的摸鱼气息。

“那……行吧。”刘光明似乎也乐得省事,他从口袋里又摸出那包烟,犹豫了一下,没点,只是夹在手指间,“江主任,那您先熟悉熟悉环境?有事就去办公室找我,我就在二楼。”

“好,多谢刘主任。”

刘光明点点头,转身带上了门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