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凡人修仙,苟住种田才能捡漏长生 > 第34章 长久存续

第34章 长久存续(2/2)

目录

几个年轻汉子轰然应诺,眼睛里闪着光,一副任凭驱使的样子。

王风指着小木屋右侧不远一处避风朝阳、地势略高的土坡:

“本想着过几日再劳烦大家…地方就选在那儿如何?背靠着崖壁,正面能晒到太阳。”他把那袋子铁器往旁边棚柱下一放,

“正好赵师傅打了些新家什,刨坑立柱正好使得顺手些。”

“好地方!”“好嘞!王先生您就瞧好吧!”张勇几个立刻撸起袖子,放下木料,争抢着拿起那几把尚未磨砺但无比沉实的锄头和铁镐。他们显然也都是干力气活的好手,又憋着一股报恩的劲儿,动作麻利至极。

丈量地面、挥镐刨坑、肩起沉重的圆木立柱、铺上厚实的板皮顶……原本计划独自费些时日的工程,在四个壮实青年的合力下进展神速。锯木声、钉锤的敲击声、号子声在山坳里响起,充满干劲。

王风也没闲着。他早已将小屋旁小片提前翻松过的土地规划出来。

此刻趁着众人忙碌,他从神农空间中悄无声息地移植出几株叶片肥厚、根须粗壮的野生紫背三七、土当归的幼苗,又掺了些普通车前草、蒲公英之类,小心翼翼地栽种下去,浇上些普通的山泉水,做出一副开始布置“药圃”的模样。

金翎扑棱着翅膀,落在刚竖起的一根木柱顶端,歪着脑袋,小豆眼中倒映着下方热火朝天的景象,似有些好奇这些人为何要在它家的地盘上搭个大窝棚。

日头向西斜过树梢时,一座结实方正、足以遮蔽大半人风雨的木制储藏棚已然矗立在小屋旁。厚实的树皮顶用长长的竹钉钉得严严实实,缝隙处还抹上了老张伯贡献的一大块粘稠油亮的松脂。

棚子三面用厚实的木板拼接封好,只留出入的门户,地上还铺了层防水隔潮的松针和碎石子。

“王先生,您瞧瞧!还缺啥不?”张勇和另一个汉子抬来一块厚重的厚木板当门板,用粗木栓固定住,擦了把额头的汗,脸上满是自豪。

王风看着眼前这结实的“药材处理间”,再看看围在面前几个带着泥土汗水却双眼明亮的年轻后生,再望向不远山坡下安静安详的村落轮廓……

这份由实力与付出赢得的安全感与人情联系,沉甸甸地落在心里。

“好,真是太好了!”他重重点头,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,“有劳诸位!这棚子,比我想象的强十倍!晚上都别走,就在这儿吃点!”

王风进屋,端出一大盆他早先蒸好的、混着大量普通米粮却也掺着少量灵谷碎米的香饭,还有几大块盐渍的野猪肉干。

东西不多,但在缺油少盐的山村,已是极丰盛的款待。几个年轻汉子看着盆里满满、油亮喷香的米饭,闻到肉干的咸香气,喉结滚动,脸上笑容更大,推辞几句便高高兴兴地接了过去。

王风看着众人吃得香甜,目光扫过这片被“升级”过的山坳。小屋外裹上了新剥下的厚厚桦树皮,缝隙处塞紧了藤麻和厚厚的粗布,遮蔽了往昔的缝隙,也阻住了初春料峭的山风渗入。

小屋旁边,是新搭的厚实木棚。坡地上那小片移植的“药圃”里,绿意新绽。几棵从山谷背阴处寻来的野山柿子和酸枣幼苗,也已在新开的坑里挺直了腰杆。

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安稳与富足感,正是他之前出生入死守护这份“宁静”的最大回报。

“互惠互利…”山风吹拂着王风耳畔的碎发,他低声自语,如同道破某种最质朴也最坚韧的天道规则,“此方为……长久存续之道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