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 离家越近心越乱。(2/2)
“是朔方城!主公,我们回家了!”
“终于到了!这苦哈哈的路总算走到头了!”
老兵们热泪盈眶,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,他们对此地的感情尤为深厚;新人们则伸长脖子,好奇而敬畏地打量着那座传说中的边塞雄城。
而越是靠近朔方,周围的景象便开始呈现出一种与沿途荒凉截然不同的、令人惊叹的活力与秩序。
脚下的官道变得异常平整、宽阔,夯实得极为坚固,可容数辆马车并行,远非其他郡县那些坑洼不平的土路可比;
道旁虽仍是北方常见的耐寒粟、麦等作物,但田垄划分得整整齐齐,沟渠纵横交错,挖掘得深浅一致,显示出极其精心的规划与日常不懈的维护;
往来频繁的商队驼铃声声,装载着各类货物;一队队身着统一皮甲、精神抖擞的巡逻骑兵,迈着整齐的步伐掠过,警惕的目光扫视四方。
无论是商人、农夫还是军士,人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在其他地方难见的安定、从容与一股埋头干活的劲儿。
就连空气中呼啸的风,似乎都少了几分塞外固有的荒凉肃杀之意,反而夹杂着炊烟、牲畜、以及人类聚集地特有的烟火人气,给人一种踏实而充满希望的感觉。
“这……这便是朔方?”貂蝉忍不住轻轻掀开车帘一角,美眸圆睁,一瞬不瞬地望着远处那座在苍茫天地间傲然屹立的雄城。
以及城周那一片片井然有序、生机勃勃的田亩与繁忙的道路景象,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她自幼生长在繁华至极的洛阳,见识过帝都的纸醉金迷与歌舞升平,也随义父王允见证过乱世将至的流离与隐忧,却从未想过。
在这等被中原士人视为苦寒边塞、蛮荒之地的北疆,竟能被治理出如此一派生机勃勃、秩序井然、甚至隐隐超越许多内陆郡县的兴盛景象!
这绝非仅仅依靠武力所能达到,更需要超凡的治理智慧与不懈的努力。
她对身边这位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年轻将领的敬佩与好奇,不禁又深了一层,心底那份归属感也悄然生根。
而刘辟、黄邵,以及那三百余名原黄巾士卒,此刻更是看得目瞪口呆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!
他们过惯了流寇生涯,辗转于山林破寨之间,所见多是民生凋敝、官道残破、村落荒芜,何曾见过如此道路平整、田亩丰饶、商旅不绝、军民安定的边城气象?
这道路利于大军调动补给,这田亩意味着粮草储备充足,这商旅昭示着商贸繁荣、赋税有源……。
这一切井然有序的背后,透露出的乃是强大的组织能力、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深得民心!
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对“边塞”和“势力”的认知。原本心中或许还残存着一丝因初来乍到、前途未卜而产生的忐忑与怀疑。
在此刻亲眼所见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,彻底化为了无以复加的震撼与心悦诚服的折服!
能在这等看似贫瘠的边塞之地,于短短数年间经营出如此坚实基业的凌将军,其能为,果然如徐晃所言,深不可测,非同凡响!
跟着这样的主公,前途……或许真的值得期待!
就连那十五名来自深宫、见识相对有限的官婢。
虽不懂军政大事,但女性敏锐的直觉也能让她们感受到此地的秩序、活力与那种蓬勃向上的氛围,与她们此前听闻的边塞苦寒、蛮荒危险的传闻截然不同。
她们偷偷望向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、挺拔如松的年轻将军背影,目光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惊奇、敬畏,以及一丝对未来生活隐约的期盼。
凌云骑在他的爪黄飞电之上,身姿挺拔,望着那越来越近、城墙上“凌”字大旗和汉家旗帜迎风猎猎作响的朔方城。
一股难以言喻的、混合着豪情、骄傲、责任与深深归属感的暖流,瞬间涌遍全身,冲散了所有旅途的劳顿。
这里,不是洛阳,不是长安,这里才是他的根,他的国,他真正的舞台!
所有的苦心谋划、所有的沙场征战、所有的离别相思、所有的洛阳风波,都是为了将脚下这片土地,建设成乱世中足以庇护一方、进而窥视天下的乐土与最坚实的根基!
“回家了!”他朗声长笑,笑声中充满了释然与畅快。
猛地一抖缰绳,催动战马,率先如同离弦之箭般,向着那座凝聚了他无数心血、寄托了他无限未来的城池,疾驰而去!
身后,是誓死追随他的文武臂助,是信任他、愿与他同生共死的数万部众,是一个已然崛起、必将搅动天下风云的强大势力。
北疆的新篇章,必将随着他的归来,以更加磅礴的气势,悍然掀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