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叙利亚局势!水深火热!(1/2)
阿达拉村,是哈马市郊外的一处小山村,人口三百多人,村子里都是尼派,以种树为生,家家户户都有几亩林田。
穆萨就是村子里的护林员,本来在村子里是没有护林员的,不过在穆萨的提倡下还是护组建了一支十五人的小队。
代价是穆萨要给这些人发工资,每月一百块钱。
钱不多,但是可以也能勉强提供护林人的成员一月所食。
叙利亚自从内战之后,从地中海东岸明珠,沦落为被上帝遗弃的地方。
战乱频发,瘟疫横行,各路诸侯粉墨登场,将叙利亚撕扯的四分五裂。
叙利亚属于典型的穆斯林国家。
众所周知,穆斯林一共分为两派,叶派和尼派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老国王上台,他属于叶派,被尼派视为叛教者。
叶派和尼派水火不容,双方剑拔弩张。
老国王是叶派,自然是更加信任叶派,所以在他的统治下,政府的高层以及地方重要部门,都被叶派所掌控。
但问题是,在叙利亚,叶派只占据全国人口的15%,而尼派则是占据70%,剩下的15%,就是库尔德人。
老国王有两个儿子,长子在叙利亚担任他的副手,是老国王培养的继承人,次子巴尔在英国学医,已经打算定居英国。
可天有不测风云,老国王长子离奇暴毙,他不得不将学医的巴尔召回,悉心培养,希望他未来能够带领叙利亚振兴。
前几年,老国王撒手人寰,巴尔继承叙利亚。
众所周知,学医不能救国。
巴尔对于治国一无所知,他深受西方理念影响,导致他上台后,就开始改革,引进西方制度。
照猫画虎,东施效颦。
改革的结果就是大量国有资产被吞并,百姓水深火热,再加上中东之春的影响,直接导致了内战的爆发。
漂亮国直接鼓动了尼派武装进行反叛,叙利亚被割裂。
整个西北部被反对派占领,就连中部的哈马,也一度被反对派攻占。
好在叙利亚身后站着大毛和伊朗,两国在叙利亚有着割舍不下的利益,尤其是大毛在叙利亚西部,更是有两个地中海海军基地。
在大毛和伊朗的帮助下,巴尔勉强击退叙利亚反对组织。
可是反对组织被击退,各种各样的武装组织,却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出来。
恐怖组织,趁机占据叙利亚东北部,基地组织分支在叙利亚立足,朱拉尼为了得到土耳其的支持,断绝和基地组织的一切关联,重组为解放组织。
解放组织以伊德利卜省为根据地,逐渐蚕食其他省份。
除此之外,还有土耳其建立的自由叙利亚军,自由军在叙利亚北部,不断和库尔德人作战。
因为大片地盘的缺失,尤其是东部油田和良田的失去,导致叙利亚政府军的财政十分困难。
20世纪初,叙利亚人均Gdp1069美元,甚至比华夏还高,如今24年过去,叙利亚已经彻底沦为贫困国,国民甚至只能依靠政府发放的大饼过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