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3章 千载积淀(1/2)
在宇宙的广阔无垠中,时间的计量有着其独特的标准。所谓的宇宙标准时,指的是跨越星系与星系之间的通用时间单位。
在这个尺度下,一千年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它代表着一段悠长的历史跨度。
对于地球上的凡人文明来说,一千年可能意味着数十代人的繁衍生息,王朝的更替,以及史诗故事的传唱。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人类历史经历了无数的变迁,文明的火花在时间的长河中闪烁。
然而,对于位于‘永恒回廊’边缘的这片星域而言,情况则大不相同。
在这里,‘母源’与‘清算者’的双重阴影笼罩着每一颗星球,使得这片星域的居民在艰难中求生存。在这一千年中,他们更多的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,在绝望中寻找一线生机。
第七秩序前哨站,这是一座曾经属于晶碑文明的遗迹,它曾在时间的流逝中寂灭。但在过去的一千个标准年里,这座遗迹焕发出了新的生机,仿佛是宇宙赐予的第二次生命。
虽然它远未恢复到全盛时期的辉煌,但在‘逻各斯之庭’不懈的技术支援下,在曦舞以其独特的生命韵律进行的深度调和作用下,以及在苍烈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,
这座原本死寂的堡垒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功能相对完善、具备相当防御与反击能力的临时基地。它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,更体现在了其内在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上。
那些原本破损的秩序壁垒被精心修复,并且进行了局部的强化。虽然它们的覆盖范围较之前有所缩小,但在关键区域的防御强度上,甚至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水平。
内部,大量由“逻各斯之庭”技术改良的自动化防御矩阵和侦测网络被部署,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,监控着周边数光年内的任何风吹草动。
一座小型的、利用前哨站原有“秩序熔炉”供能的船坞被建立起来,不仅完全修复了那艘立下汗马功劳的潜航舰,还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两艘体型更小、但机动性和隐蔽性更佳的“星尘”级侦察舰。
资源依旧贵乏,但通过派遣侦察舰对周边破碎星域进行谨慎的勘探与采集,以及“逻各斯之庭”通过隐秘渠道进行的有限补给,总算维持住了基地的基本运转和最低限度的战力储备。
这一千年,对于苍烈而言,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沉淀与升华。
初入永劫时,力量虽质变,却如孩童舞大锤,难以尽数掌控,且境界未稳。
历经与“母源”的生死搏杀,穿越“永恒回廊”的时空洗礼,承受“史之芽”的历史考验,再到与曦舞苏醒后关于力量本质、宇宙法则的深入交流……所有的积累,在这一千年的静心闭关中,终于厚积薄发。
他盘坐于前哨站能量最为核心的“秩序熔炉”上方,那里已被改造成他的专属静修室。
周身琉璃神光不再如最初那般璀璨夺目,而是内敛如深潭,仿佛将一片生灭的星璇收纳于体内。
灰色的终焉之力愈发沉寂深邃,如同万物归寂的最终底色;暗红色的受控瑕疵之力灵动跳跃,却完全臣服于他的意志,如同乐章中最具活力的变奏音符;而那混沌之力,则真正成为了包容与衍生的基石,将前两者完美统御。
他的意识沉入体内那方由“法则熔炉”升华而来的“内宇宙雏形”。
这里不再是三种力量简单交融的混沌空间,而是初步具备了基本的“规则”框架。终焉定义了“寂灭”的区间,瑕疵划定了“变数”的边界,混沌则作为背景,孕育着无限可能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