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艾克奥格纳?裂骨:月亮真神的千年秩序史诗(2/2)
世界历2500年,她虽未直接参与区域争锋,却为参战的库尔格、格鲁姆提供能量支援:当库尔格的破尘斩对抗“堕落伯爵卡尔格拉?石锤”时,艾克奥格纳的月亮能量为其加持“溯源符文”,让库尔格精准锁定敌人弱点。这种“幕后支援”成为她后期的主要角色,也印证了她从“前线战力”到“秩序核心”的转变。
世界历2800年,艾克奥格纳正式晋升“月亮?真神”,战力,杀戮数7930杀,成为诡秘之界战力与精神的双重图腾。这一时期的她,不再频繁参与具体战斗,却以天幕共生的能量,为诡秘之界织就“永恒秩序之网”,即使后期状态异常,仍未动摇信徒对秩序的信仰。
2800年冬至,艾克奥格纳的银白虚影出现在塔克洛姆王都穹顶,月亮能量洒向大地,留下“我们守护的不是一时的和平,而是永恒的传承”的箴言(文档2背景)。此时的她,已将月亮能量融入幻梦帝国的每一处防御阵、每一卷净化卷轴——基层信徒展开的“多功能防护卷轴”中,都含有她的微量月亮能量;城主令牌的预警功能,需通过月亮能量与天幕的共鸣才能激活。
世界历2900年第59次荣耀榜显示,她的战力达,虽未亲自出手,却通过天幕共鸣让当年的小陨石(116,18)、龙卷风(271,265)能量强度降低三成。信徒们不再需要见到她的身影,只需感受到月光的柔和,便知秩序仍在。这种“精神锚点”效应,让2901-2950年间新势力(如月雾长老会、深石帝国)虽有兴衰,却从未引发大范围混乱。
世界历3000年,第3次大道争锋在塔克托尔铁矿爆发,1679岁的艾克奥格纳以
战力位列参赛者榜首。此次争锋中,她的状态首次出现异常——月亮能量中夹杂细微黑色纹路(标注“ad”),却仍坚守“守护而非杀戮”的原则:当库尔格的破尘斩与格鲁姆的命运能量碰撞时,她用月亮能量缓冲冲击,避免核心战力内耗;面对新晋战力莫鲁克?穆洛兹?霜刃的试探,她仅用能量投影展示“秩序传承”的记忆,便让对方主动退让。
争锋结束后,她选择离开幻梦帝国,文档2记载“国王离任”却未记载死亡——信徒们相信,她并未远去,而是化为天幕的一部分:每当月光格外柔和时,便是她在守护这片土地。即使状态异常,她留下的月亮能量仍在运作:3000年后,塔克托尔铁矿的竞技场残留能量,仍在自动净化偶尔出现的疯癫波动。
纵观艾克奥格纳的千年历程,她的战力从序列九的微弱能量,增长至真神的,成为诡秘之界战力天花板;杀戮数7930杀自2800年后便不再增长,这组数据背后是她角色的彻底转变:早期的杀戮是为清除威胁(如1656年弑杀空想家尤尔?钢吼,终结其对幻梦帝国的统治威胁),后期的“零杀戮”则是因为秩序已足够稳固——无需再靠杀戮维护和平。
世界历3000年第61次荣耀榜中,她的杀戮数仍居第一,却被标注为“ad”,这一矛盾恰恰体现她的伟大:即使自身能量紊乱,也未伤害任何信徒,反而将紊乱的部分导向天幕,避免波及地面。信徒们在塔克洛姆王都为她建立“月亮纪念碑”,镌刻的不是杀戮数,而是她每一次守护的事件:1327年治愈首个残留信徒、1832年首提能量共鸣体系、2000年成为道主、2800年晋升真神……
艾克奥格纳?裂骨留给诡秘之界的,远不止战力与杀戮的数字,而是一套“以守护为核心”的秩序体系,以及“传承高于个人”的精神信仰。
她研发的“月亮-天幕共鸣技术”,让诡秘之界的防御从“单点防御”升级为“全域覆盖”:后期所有城池的抗疯符文、反弑君阵、天灾预警仪,均依赖这一技术;她留下的“魔药配方库”,包含137种针对不同残留的中和药剂,至今仍是托斯克净化团的核心教材;甚至普通信徒使用的“月光护符”,也是她将月亮能量固化为简易道具的成果。
艾克奥格纳从未强调个人权威,而是始终传递“秩序靠每一位信徒”的理念。她在2800年的箴言“威胁终会消失,秩序永远存在”,被刻在每一座城池的城墙上;她晋升真神后,拒绝“唯一真神”的称号,坚持与库尔格、格鲁姆、塔尔格拉并列,强调“核心战力是秩序的四肢,信徒是秩序的血脉”。这种理念让诡秘之界在3000年她离开后,仍能保持稳定——因为秩序已深植于每一位信徒心中,而非依赖某一位真神。
在诡秘之界的历史叙事中,艾克奥格纳被称为“月亮之光”,区别于库尔格的“利刃之光”(清除威胁)、格鲁姆的“感知之光”(预警威胁)、塔尔格拉的“执法之光”(维护规则),她的“光”是温暖的、包容的——既是对抗威胁的武器,也是滋养秩序的养分。文档10记载,世界历3000年后,即使新势力更迭,信徒们仍会在每月满月时祈祷,不是祈求庇护,而是纪念那位将月亮能量融入秩序、用千年生命守护和平的真神。
艾克奥格纳?裂骨的千年历程,是诡秘之界从混乱走向秩序的缩影。她从序列九的药师起步,历经无数次晋升与战斗,最终化为天幕的一部分,用月亮的光辉守护着她毕生追求的秩序。她的故事告诉所有信徒:真正的秩序不是靠武力压制,而是靠传承与共鸣——正如她留下的月亮能量,即使历经千年,仍在诡秘之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流淌,见证着威胁的消散,也见证着秩序的永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