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三秒预知:从游戏狗托到金融之巅 > 第3章 社团招新与“读心”魔术

第3章 社团招新与“读心”魔术(2/2)

目录

然而,名声带来的不全是好事。随着“人形弹幕机”的名声越传越玄乎,一些同学开始对他敬而远之,觉得他心思深沉,能看穿人心,在他面前感到不自在。也有些人不服气,想找机会试试他的“斤两”。

话剧社的第一次新人见面会,变成了一个小型的“挑战现场”。几个同样新加入的、或许是对表演有热情,或许只是对沈皎洁好奇的同学,围着他起哄。

“沈皎洁,听说你能‘读心’?给我们表演一个呗?”

“就是,猜猜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数字?”

“能看出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吗?”

沈皎洁被围在中间,有些头疼。他知道,这种时候绝对不能露怯,但也不能真的去依赖那不稳定且代价不小的预知能力。他必须依靠真正的观察力和话术。

他笑了笑,摆摆手:“大家别听外面瞎传,我就是观察力稍微强点,哪会什么读心术。都是巧合,夸张了。”

但起哄的人不依不饶。这时,一个之前面试时也在场的社团干部出来打圆场:“哎,你们别难为皎洁了。不过皎洁,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,要不你玩个小游戏?就当是锻炼咱们新人的观察和配合能力。”

他提议玩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:一个人在心里想一个动作(比如摸鼻子、举手、转身等),然后沈皎洁通过提问(只能回答是或否)来推测对方想的是什么动作。

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逻辑推理游戏,考验的是提问的技巧和归纳能力,与预知无关。沈皎洁松了口气,这个他可以应付。

游戏开始。第一个挑战者是个胖乎乎的男生。沈皎洁冷静地提问:

“这个动作需要用到手吗?”(是)

“是主要用手部完成的动作吗?”(是)

“动作幅度大吗?”(否)

“动作通常和脸部有关吗?”(是)

“是摸鼻子吗?”(挑战者惊讶地点头:“是!”)

周围响起一阵惊叹。沈皎洁凭借清晰的逻辑链,快速猜中了。

接下来几个挑战者,沈皎洁都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,在五六个问题内猜出了答案。他展现出的缜密思维和观察(通过对方回答时的细微表情判断是否撒谎),再次折服了众人。起哄的声音渐渐变成了佩服的议论。

“厉害啊,这脑子怎么长的?”

“看来不是瞎蒙的,是真有东西。”

“以后排戏有他在,肯定能发现我们注意不到的细节。”

沈皎洁用实实在在的能力,化解了这场小危机,也初步在话剧社站稳了脚跟。他意识到,与其被动地害怕能力暴露,不如主动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,让那些“非常规”的表现,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基础。

社团活动结束后,沈皎洁婉拒了大家一起去吃宵夜的邀请,独自一人往宿舍走。晚风拂面,吹散了一天的喧嚣。虽然刚才的游戏没有使用预知能力,但高度集中的精神依旧让他感到有些疲惫,太阳穴隐隐作痛。

走到宿舍楼下,他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
尹如月正站在路灯下,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透明文件夹,似乎在等人。看到沈皎洁,她微微笑了一下,走了过来。

“沈皎洁。”

“尹如月?你怎么在这?”沈皎洁有些意外。

“王莉让我把这个带给你。”尹如月将手里的文件夹递过来,里面是话剧社的一些基础资料和第一次排练的通知。“她说你走得太急,忘了拿。”

“哦,谢谢。”沈皎洁接过文件夹,指尖再次触碰到她的,依然微凉。

尹如月没有立刻离开,她抬头看着沈皎洁,灯光在她眼中洒下细碎的光点:“我听说……你今天在话剧社,很厉害。”

沈皎洁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都是大家起哄,玩的游戏而已。”

“不是游戏,”尹如月轻轻摇头,语气很认真,“王莉回来跟我说了,说你观察力特别强,逻辑清晰。她说……你是个很细心的人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更轻了一些,“就像那天在图书馆,你帮我拿书,还……扶住了那本要掉下来的书。”

沈皎洁的心跳漏了一拍。她果然注意到了。

尹如月看着他有些局促的样子,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:“细心是很好的品质。晚安,沈皎洁。”说完,她转身走进了女生宿舍楼。

沈皎洁站在原地,手里拿着那个还带着她指尖温度的文件夹,望着她消失的背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她夸他细心,而不是“神奇”或者“诡异”。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和……一丝暖意。

也许,他不需要总是为自己的特殊而焦虑。只要运用得当,这种能力,或许真的能让他成为一个更“细心”、更善于观察和帮助别人的人。当然,前提是,他必须尽快学会更好地控制它,理解它的规律,以及……承受它带来的代价。

他抬头望向夜空,月朗星稀。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,但至少,今晚的月光,格外温柔。回到宿舍,他打开电脑,鬼使神差地搜索起“微表情心理学”、“行为分析”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来。

而在网络世界的另一个角落,Id为“K-Shadow”的用户,再次浏览了论坛上关于沈皎洁“人形弹幕机”的帖子。这次,他停留的时间更长了些,然后在一个加密的笔记软件里,记录下了一行字:

“目标:沈皎洁。表现:超越常理的观察力与情境预判能力。疑似具备高度敏锐的直觉或潜意识信息处理优势。动机:看似被动应对,实则存在初步的整合与伪装意识。评估:潜力显着,需进一步观察其稳定性与心智成熟度。标记为‘重点观察对象’。”

命运的丝线,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。而沈皎洁的大学生活,也因为这难以言说的“三秒预知”,驶向了一条愈发精彩而不可预测的轨道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