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温故知新,稳步提升(2/2)
这过程枯燥得让人想扔书,挫败感总跟着。
可每次搞懂一个语法点,或者能流利读出一小段对话,那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,又让她舍不得放弃。
像爬山时终于登上一个小坡,往下看时满是踏实,又有劲儿爬下一个坡。
还有那台从黑市淘来的短波收音机,是她能接触到真实外语环境的唯一门路,可风险也大。
要是被发现听“敌台”,后果想都不敢想。苏禾琢磨了好久,终于想出个办法。
每周日学校放假,宿舍楼里没几个人,背上帆布包出门。
包里藏着用厚布裹得严严实实的收音机、几节电池,还有德语笔记本和笔,像个小心的地下工作者。
先坐摇摇晃晃的长途汽车到郊区终点,再沿着土路往山里走,走得远远的,直到看不见村庄的哄烟。
然后拨开半人高的野草,找个能完全遮住身子的灌木丛,或者几块大石头夹出的角落,先在周围观察个半天,才敢掏出收音机。
戴上耳机,屏住呼吸转调频旋钮,耳边全是“滋滋啦啦”的杂音,偶尔混进几句模糊的中文广播。
得有极大的耐心,在这堆杂音里找那丝微弱的外语信号。
有时是bbc的英语新闻,有时能撞上几句德语广播。
信号时好时坏,杂音常常盖过说话声,得竖着耳朵分辨,连猜带蒙地记。
可就这短短几十分钟,能听到母语者的真实语速和语调,对她来说比什么都珍贵。
这股“拼命”的劲儿,让好朋友赵晓娟又吃惊又不解。
有次课间,赵晓娟拉住正默写德语单词的苏禾,皱着眉问:“小禾,你成绩都这么好了,回回考前面,为啥还这么拼啊?又是看不懂的洋文,还老往外面跑,多累啊!你这成绩,到时候肯定能进个好工厂,还不够吗?”
苏禾抬起头,看着赵晓娟眼里的真切关心,心里暖了暖。
她没法说恢复高考的事,也不能提想离开苏家的计划,只能放下笔,揽住赵晓娟的肩膀,笑着说:“晓娟,你想啊,学习哪有够的时候?多学一点,就多一分底气,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?知识这东西,装在自己脑子里,谁也偷不走。”
她晃了晃赵晓娟的胳膊,语气更轻快了:“咱们可是最好的朋友,好朋友就得一起进步,对吧?你不能光看着我跑啊!
来,我教你认音标,可有意思了,保证比你想的简单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