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谋取代州(2/2)
这个升官的理由,尘清眠也为夜王找好了。
那就是,九卿议会上,他投的票正是当今天子,十一皇子秦世业。
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拥立之功,夜王都得承认,他从没暗示尘清眠投十一皇子秦世业的票,是尘清眠自己的选择。
即使九卿议会只是个形同虚设的程序,议案那也是在朝廷备案的,代表着正统。
新皇登基,论功行赏,大赦天下,是第一要务,就是夜王顺水推舟一把的事。
尘清眠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,就是年纪大。
年纪大,没背景靠山,本来是劣势,新皇登基时,却变成了优势。
新皇上位,必然打压一拨原来旗帜鲜明的反对之臣,提拔升迁一拨拥立有功之臣,但参与夺嫡的皇子众多,靠向他一方的必然是少数,尽管心里腻歪,迫不得已,还得用一些原来站错队的臣子。
两害相权取其轻,像尘清眠这种没背景年纪又大的臣子最没威胁,反而成了香饽饽,最容易提拔。
他这是算准了的,只要夜王肯发声,准成。
果然如尘清眠所料,只一个多月,朝廷敕令便到了。
钦差临门,颁布圣旨,卓令尘清眠为代州牧,即日上任,不得延缓。
这个即日上任,就是宣旨后他要马上动身启程去上任,晚一天都是违抗圣旨。
不像当初升任郎中令中郎,过几天都没事。
简单安排家中事宜,尘清眠就动身了。
不过,这次出东都西门,尘清眠的仪式就隆重了些。
单单马车就新增加了四辆,新增两辆马车装的不是史书典籍,而是一位小妾和服侍她的两名丫鬟。他这次赴任,带了家眷。
夫人不愿离开东都,自从生了儿子,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。
随从也增加了一倍,并且已不是普通随从,都是签了死契被孙二和李四训练出来的高手,另外就是赵三领着五名亲兵,都骑着高头大马,显得浩浩荡荡。
东都是大隋都城,每天出入城门的人,川流不息。
他们都没发现,一辆同样的马车,也随在他们身后出了出了东都,方向和他们一样,不离不弃,紧紧跟在距离他们一箭之地。
车中的尘清眠内心平静,古井无波,一路上心中盘算着怎样经略代州。
代州是东都通往西都的必经之地,恰好位于两地中央,居于河东,河西是凉州,代州和凉州引黄河水浇灌,土地肥沃,粮食丰盈,堪称是黄河上的两颗明珠。
就是地方太小,城市中连全国前三十都排不上。
因此没引起大隋那些王公贵族皇亲贵胄的青睐和重视。
尘清眠就不一样了。
这种地方,最适合养兵。
他谋代州,就是为了养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