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星火?薪传遍诸天(2/2)
他更加勤奋地修行。白日里,利用小聚星阵辅助,稳固第一层境界,研习玉简中的诸多知识;夜晚,则对着星空,体悟星辰道韵,尝试刻画更复杂的符文,推演更精妙的阵法。他将星辰刃贴身收藏,每日以自身星力温养,感受着其中那丝与自己同源的气息,仿佛道长并未远离。
母亲的病在星苔与石星暗中以星力调理下,已近乎痊愈,甚至白发间竟生出了几缕青丝,身子骨也比以往硬朗了许多。村人皆道是奇迹,石星只说是侥幸采到了灵药。
他谨记道长“法不可轻传”的告诫,并未显露任何超凡之处。只是在一次村中猎户被猛兽所伤,药石罔效时,他趁夜悄然以玉衡回春咒为其稳住伤势,又以普通草药掩饰,救回了猎户一命。此事被猎户家人感念,却只以为是石星运气好,认得奇草。
时光荏苒,春去秋来,又是半年过去。
石星的修为稳步提升,已至《引星诀》第一层中期。他对星辰之道的理解愈发深刻,小聚星阵已被他优化了数次,效果提升明显。他甚至尝试根据玉简中的记载,结合自身对山野药材的了解,配制出了一种能微弱增益气血、安抚心神的“养星散”,给母亲服用,效果颇佳。
这一日,他正在后山采药,忽然心有所感,抬头望向东方天际。只见一道微不可查的黯淡流光,自极其遥远的方向一闪而逝,若非他神魂经过星力滋养,对星辰波动异常敏感,几乎无法察觉。
“那是……”石星心中一动,隐隐觉得那流光的气息,与道长有几分相似,却又更加缥缈、遥远。
他并不知道,那是李长寿离开此界后,于无尽星海中,再次播下的一颗“星种”。在一个灵气枯竭、道法断绝的残破小界,一个于皇权倾轧下家破人亡、凭借一股不屈怨念与微弱星辰感应,夜夜观星不缀的亡国少年,同样得到了一卷基础道章与一句飘渺的指引。
星火微茫,散于诸天。
李长寿并未在一个世界过多停留。他的身影,出现在一个个法则各异、文明迥异的世界。有时是灵气充沛的修仙大界,有时是科技昌明的钢铁星辰,有时是蛮荒原始的部落图腾之地,有时是文气冲霄的儒道世界……
他化身万千,或为游方道人,或为落魄书生,或为异域旅者,或甚至只是一缕偶然拂过的清风、一道划过夜空的流星。他寻觅着那些神魂中蕴藏星辰印记、心性契合大道的有缘之魂。
他们或许是备受欺凌的庶子,或许是挣扎求存的散修,或许是痴迷星象的学者,或许是心怀天地的仁医……身份各异,境遇不同,唯有一点共通——于绝境或平凡中,仍保有一份对星空的向往与内心的坚守。
李长寿给予的传承也各不相同。并非人人都如石星般得到相对完整的《星辰道章》前四卷。有时只是一段粗浅的引星法门,有时是一门星辰相关的杂学技艺,有时甚至只是一个蕴含星力的种子或一件特殊的法器。授多授少,全看缘法与其心性潜力。
他播撒星火,却并不强行点燃。留下传承,留下希望,留下一个可能性,然后飘然远去,任其自然生长。如同星墟之中,那无数沉寂的星辰,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。
他知道,这个过程将极其漫长,能真正踏上道途、有所成就者,恐怕万中无一。但他并不着急。星辰之道,本就讲究顺其自然,薪火相传。
他的本尊,则在一次次穿梭与传道中,不断体悟着不同世界的星辰法则,完善着自身的星辰道域,对《星辰葬界》卷轴的理解也愈发深刻。七曜星核在体内运转不休,气息愈发渊深莫测。
这一日,他途经一处名为“荧惑”的古战场星域,此地煞气冲天,法则混乱,据说曾有金仙级大能于此陨落。李长寿心念微动,正欲探查,却忽然停下脚步,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洪荒大世界,昆仑山的方向。
“出来日久,也该回去看一看了。”
他身形一转,化作一道寻常遁光,不再寻觅星种,而是朝着来路,朝着那孕育了他的洪荒大世界,疾驰而去。
诸天星火已播,且待燎原。而今,游子当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