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9章 勉强维持生计!(2/2)
他知道金刚从小就没怎么感受过母爱,父母早年因故落下残疾,为了供他读书,两人远赴他乡,在裁缝厂里一针一线地熬日子。
每个月收入不过一千八百块,省吃俭用,三餐常常是一碗泡面配根胡萝卜,实在觉得寡淡了,再加点咸菜凑合着下肚。
就这样抠抠搜搜,还要给老家的孩子寄一千二交学费,顺带贴补老人看病的钱。
日子过得艰难,有时候连锅都快揭不开,只能东拼西凑,勉强维持生计。
当年金刚拜入他门下时,把这些事一五一十讲了出来,听得陆白心头一沉——那孩子的过往,远比他想象中沉重得多。
可他也清楚,人情虽重,却不能无底线兜底。
若每个徒弟过得苦,他都要从自己口袋掏钱接济,迟早会被拖垮。
所以他当时只答应金刚一件事:把自己所知的本事全教给他,让他能凭手艺吃饭。
比如替富人看诊调养,或为老板们勘测风水,只要肯干,一年挣个几万块不成问题,至少能安稳度日。
这一行虽不稳定,单子不是天天有,但圈子里有句老话——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,夸张是夸张了些,却也道出了几分实情。
陆白走到一个夜市摊前,开口道:“老板,来一份海盐烤生蚝,关键得撒足黑胡椒,听见没?你这动作咋这么慢?”
老板一边翻动铁板上的食材,一边笑着回应:“哎哟,你说的我都明白,可今儿客人多,顾不上你,要不你去隔壁试试?那边那位手艺也不差。”
陆白听了,笑了笑说:“你还真是随缘啊,比我预想的还洒脱。
有钱就赚,没钱拉倒,照这心态,这辈子怕是发不了大财喽。”
老板依旧笑呵呵:“发不了大财就算了,又能怎样?像我们这种人,吃得饱、喝得暖就够了,别的都不重要。”
“我儿子今年都考上研究生了,再熬两年博士也快毕业了。
说句直白的,到时候我就等着享清福呗,再辛苦几年,以后的日子就轻松了。”
老板对未来满是期待,语气里透着踏实与满足。
可陆白听着,心里却不免摇头——世事哪有那么简单,人生的路,从来都不是靠几句憧憬就能铺平的。
如今的研究生、博士生数量激增,遍地都是读书人,学历早已不像过去那样稀罕和金贵了。
这个时代,大多数文凭含金量着实有限,大街小巷随便一抓就是一群大学生,甚至都快成了“标配”。
所以现在的大学生,早就没了从前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。
早些年,哪怕是个大专毕业生,也能轻轻松松找到一个月五六千的工作,生活安稳体面。
可现在?未必了,现实残酷得多。
……
老板一边给陆白装着生蚝,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家的骄傲事,语气里满是得意。
陆白静静地听着,心里却泛起一阵无奈。
他本性喜静,不爱喧嚣,总觉得吵闹的环境会让人身心俱疲,老得更快。
可这位老板完全不同,一见到陆白就像碰上了倾诉对象,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,根本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。
他拍着胸脯说:“等我儿子真把博士读下来,我一定请你吃顿好的,摆上一桌,绝不食言!”
“我说话一向算话,从不吹牛,你信不信?”
听完这番话,陆白微微一笑:“那当然好,这份心意我领了。
不过您也劝劝孩子,别太拼了。”
“现在到处都是高学历的人,学位也没以前那么管用了。
要是非得为了往上再升半级,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,甚至抑郁了,那就不值得了。”
老板当然明白陆白的意思,但在他看来,这毕竟是儿子自己的路,只要孩子乐意,辛苦点也无妨。
人生哪能事事如意?只要活得开心,就够了。
等生蚝、炒粉和烧烤全都打包妥当,陆白便提着东西往金刚住的地方走去。
晚上吃这些油腻重口的东西,长期下来对身体实在不好,搞不好真会出大问题——癌症不是吓唬人的。
胃也需要休息,这不是玩笑。
很多人习惯深夜进食,日积月累,最后去医院一查,不是肠胃出毛病,就是查出肿瘤。
白天胃已经在全力工作消化食物,到了晚上你睡觉了,它本该歇息,结果你还硬塞一堆东西让它加班加点地处理,这不是折腾是什么?
金刚住在郊区一个偏僻的地方,陆白以前去过几次,但因为实在太远,平时很少主动去探望这个徒弟。
很多时候反而是徒弟跑来城里看他,师徒之间的走动,竟有些颠倒了过来。
“那个男的真是太过分了!大半夜跟女朋友吵架不说,居然还动手,把人家嘴都打肿了,这样的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?我都想不通。”
“更离谱的是,那女生被打成那样还愿意跟他在一起,我的三观都被震碎了。
我觉得吧,远离渣男,才是对自己负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