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砺剑(下)(1/2)
红军一个团级前进指挥所被“斩首”的消息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,迅速在演习导演部和红蓝双方高层引起轩然大波。红军指挥层震怒之余,也迅速调整部署,加强了各级指挥机构,特别是师、军一级核心指挥所的警戒力量,并派出大量侦察分队,誓要揪出这支神出鬼没的蓝军小分队。
然而,“雷霆”小队在凌玥这个“人形雷达”和战术大师的引领下,如同滑不留手的游鱼,在红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中穿梭自如。他们并不与红军强大的正面部队纠缠,而是专挑其脆弱的后勤、通讯节点下手。
第一幕:后勤噩梦
凭借凌玥对能量流动和物资集中点的敏锐感知,小队轻易定位了红军一个位于山谷隐蔽处的野战油料和弹药补给点。这里守卫森严,明哨暗哨林立。
“强攻不可能。”雷战观察后摇头。
“不需要强攻。”凌玥指向补给点上游一条蜿蜒的小溪,“他们的生活用水和部分设备冷却用水取自那里。”
是夜,凌玥独自潜行至溪流上游,将一些无色无味、却能让内燃机滤清器轻微堵塞、精密仪器电路产生短暂异常的“小玩意儿”(她利用空间材料和基础化学知识配制)投入水中。剂量控制得恰到好处,不会造成永久损坏,但足以在接下来几天里,让依赖该水源的红军车辆故障率小幅攀升,部分雷达、通讯设备出现间歇性失灵。
与此同时,猴子和铁柱则利用声东击西的策略,吸引守卫注意力,大壮和秀才趁机潜入补给点外围,破坏了几个主要的照明发电机,并在关键道路上撒下了大量特制的、难以清理的润滑油脂和三角钉(演习无害化处理)。
第二天,红军这个重要的补给点虽然未被“摧毁”,但其运作效率大打折扣,车辆进出困难,部分设备“水土不服”,成为了红军后勤链条上一个不大不小却持续作痛的“溃疡”。
第二幕:通讯迷雾
在一次潜伏中,秀才成功截获了红军一个炮兵旅与前沿观察所之间的无线电通讯,并破译了其相对简单的校验码。
“青鸾,能不能模仿他们的指令?”雷战眼中闪着光。
凌玥仔细分析了截获的通讯录音和红军炮兵指挥的说话习惯,结合精神力对声带的细微控制,竟然在短时间内模仿出了七八分相似!她利用缴获的电台(之前斩首行动的战利品),在特定的时间、选择了一个红军电子对抗相对薄弱的区域,向该炮兵旅的一个营下达了“临时变换射击诸元,对xx区域进行一轮效力射”的假命令!
那个红军炮兵营虽然有所疑虑,但在“上级”急促的命令和相对“正确”的校验码面前,还是执行了射击。结果,整整一个营的宝贵炮弹,全部倾泻在了一片无人的荒漠上,而蓝军一支正在附近迂回的装甲分队则侥幸逃过一劫。
这次成功的电子欺骗和火力误导,让红军指挥层暴跳如雷,同时也对内部通讯安全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,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更换密码和验证流程,指挥效率再次受到影响。
第三幕:空中魅影
红军依仗其强大的空军力量,对蓝军造成了巨大压力。蓝军的防空系统在红军战机的反复打击下损失惨重。
“必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空中优势。”雷战看着沙盘上不断被标记为“被摧毁”的蓝军防空单位,眉头紧锁。
凌玥将目光投向了红军前线机场周围。她注意到,红军为了保证战机出勤率,在前线机场设置了几个临时的雷达站和地空导弹阵地,这些阵地位置相对固定,但警戒力量不如核心指挥所。
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:潜入这些阵地附近,并非为了摧毁它们(那太难),而是利用其对低空、慢速小目标探测能力的盲区,以及夜间值班人员的疲惫,进行持续的心理干扰和骚扰。
她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了能模拟直升机旋翼声音的小型装置,在夜间置于阵地外围不同方向,定时启动;又让猴子用加装了消音器的狙击步枪,远距离精准“击毙”(激光模拟)阵地外围的哨兵(演习规则允许,但会暴露位置);甚至,她还会在特定频率上,播放一些经过处理的、令人不安的诡异声音……
几天下来,红军这几个前线防空阵地的官兵被骚扰得疲惫不堪,精神紧张,报告了无数次“疑似敌低空渗透”的虚警,大大分散了其指挥官的精力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对真正空中威胁的反应速度。
终幕:鹰巢折翼
演习进入最后阶段,红军虽然被“雷霆”小队搅得心烦意乱,但凭借绝对的实力优势,依然稳步推进,将蓝军主力压缩在最后一片预设防御阵地内,准备发动总攻。红军集团军级的核心指挥所(代号“鹰巢”)也前移至靠近前线的一个高度设防的永久性地下工事,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存在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