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沛县故人(1/2)
...
拿下洛阳后,汉军主力已经尽数出城。
此时可以选择追击,但是性价比不高。
军帐之中,波才直接请命道:“天公将军,某愿率精兵,追击汉军主力!”
闻言赵浔只是摇摇头道:“不必如此。”
“汉军主力未失,若是冒进,必遭伏击。”
讨董剧本的原剧情,便是董卓西迁,仅有曹操追击,后被埋伏遭至大败,差点性命不保。
此时再想若是选择追击,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烦恼,但是没必要。
汉军主力尚存,冒然追击实属不智。
随着赵浔拒绝波才后,众将也不再开口,于是会议重点,转移到洛阳之上。
攻下洛阳后,黄巾起义可以说是进入到一个阶段性胜利,但同时身处在一个巨大的骗局之中。
看似拥有巨大优势,实则除却赵浔亲自率领的黄巾军,因为信仰拥有强大战力外。
其他,地区的黄巾都改变不了只是农民成军的事实,同等数量的汉军,起码可以破三倍及以上的黄巾军。
除了战斗力低下的问题,黄巾军另一个重大问题,便是粮草问题。
两百万人从军,每日消耗的军粮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你猜为何原本的黄巾军要烧杀抢掠?
军纪涣散,素质低下是原因之一。
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粮草不够,必须掠夺乡里,才能勉强维持军队的规模。
尽管赵浔有太平要术可以获取粮草,但终究只是缓兵之计,只能暂时稳住局势。
两百万黄巾军,终究会成为历史。
赵浔想的便是在他还在剧本中时,将两百万黄巾军,变作五十万或者更少的精兵。
黄巾军多是农民出身,他们的宿命并非死在战场上,他们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,以维持生活,平淡的度过一生。
进入洛阳,城中大臣和各个世家,尤其是袁、杨等留在洛阳的朝廷大官对黄巾军都有些恐惧。
可让人惊讶的是,黄巾军并未冒犯洛阳百姓和世家。
最初时,洛阳百姓只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。可接下来的发展,却让人大吃一惊。
黄巾治下,洛阳居然很快便回归正轨,与从前别无二致,只是多了一个寇老西儿。
在进入洛阳后,赵浔也是直接使用了武将随机包和文臣随机包。
随着系统响应,一文一武两名人才,出现在赵浔左右,武为周侗,文为寇准。
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宋朝之人,其中周侗更是岳飞、卢俊义等人的老师,乃是宋时有名的武术大师,号称陕西大侠铁臂膀。
武力值高达96点,暂时替代颜良,作为赵浔护卫,正好也能教导颜栩和赵浔习武,乃是一举两得。
只是身侧之人换了,赵浔总不习惯。
惯口便唤出公冀,每当这时,赵浔便会陷入沉默,默默回忆。
至于寇准,此人不闻名于世。
却是难得的名相,人称寇老西儿,有治国之才,搞定一个洛阳,并不在话下。
当赵浔站在汉宫前时,有些怀念,上次到此,还是第一次剧本,这次又来了。
却并非以臣子的身份,而是新的主人。
“这就是未央宫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