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 假旗义征(1/2)
...
“大唐皇帝令!”
“任郭子仪、李光弼为朔方、河东节度使,总兵五万自统率大军自朔方而出,以为中军策应,夹击河北。”
随着赵浔圣旨敲定,郑和直接出宫宣旨。此前郭子仪虽领朔方节度使,但实则在家中守孝。
朔方节度使由,节度留后杜鸿渐暂领其职责,后赵浔掌权后,便替换为李光弼。
只是李光弼刚刚接任不久,便被调到长安,随后又是杜鸿渐上补。
而此番河北叛乱,郭子仪从乱出仕,乃顶天丈夫。
“大唐皇帝令!”
“任右相宗泽兼剑南节度使,与陇右节度使,京军留守,护卫长安。”
除此之外,赵浔还遣苏定方入安西,接任封常清的安西节度使以防备黑衣大食和吐蕃进犯。
黑衣大食,现在也在内乱。
估计乱不了大唐,但吐蕃可就说不准了。
赵浔将能防备的尽可能都提前预防,而现在更重要的事,便是在战场上正面击溃安禄山。
所谓,墙倒众人推,破鼓众人捶。
只要证明大唐依旧还是那个无可匹敌的庞然巨物,才能彻底震慑宵小。
安禄山大唐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手握大唐三成精锐,于天宝十三载六月发动兵变。
以清君侧为由,欲杀入长安斩杀奸佞臣杨国忠。
这比原剧情要早了一年多五个月,准备自然没有此前充分,但在安禄山、史思明等数位玩家的共同协力下。
这次掀起的安史之乱,不仅丝毫不弱于原本,甚至还要更胜一筹。
可很快第一个问题就突然出现。
就在安禄山、史思明二人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造反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却悄然发生了一场政变。
这场政变,不仅让大唐的权利交在赵浔之手,同样将安史叛军的大义直接碾碎。
清君侧?
我替你清了。
我且问你,退兵否?
华夏自古以来,讲究出师有名。
这也是赵浔为何果断发动政变的一大原因,目的就是为了卡掉安禄山的大义。
或许这阻止不了安禄山叛乱。
但其可乱其麾下唐军军心。
毕竟少了一年时间,这些兵马可并非完全归心安禄山。
当长安新君登基的消息传来时,果不其然安史叛军之中军心浮动。
安禄山紧急聚集麾下众将,商议解决方法。
“现在当如何?”
“杨国忠既死,我等出兵便无正名。”
“士气大降,这般如何能胜?”
闻言众将围坐齐齐皱眉,和长安大致相同,在叛军阵中同样坐拥五名玩家,几人在收到系统悬赏后,即刻出面相认结盟,击掌为誓,誓要攻陷长安。
至于后续擂主归于谁手,看实力也看运气,谁先斩杀李豫,就是谁的。
口中所言如此,但重利之下,人心不存,到时候会怎样发展谁也预测不到。
至于当前要事,自然是先行攻取长安再说。
安禄山、史思明二人自不必说,作为安史之乱的反派,乃是此次剧本中绝对的主角。
除却此二人外,其余三人分别是安守忠、李归仁和崔乾佑。
此三人皆是名将,安守忠虽为安禄山养子,却是难得的帅才。
众人为了争夺擂主,也是纷纷掏出家底,五张武将卡,五张文臣卡,再算上各自的各种道具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