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王三兄弟,为争老房吵翻天(2/2)
“5平?”王三急了,拍着桌子站起来,房产证滑到地上,“我修房顶花了半个月,掏了两百多块木料钱,就值5平?不行!最少20平!”
“你做梦!”王四也站起来,两人又要往一起凑,支书赶紧拦在中间:“别动手!有话找证人!你们说修房顶的事,有没有邻居看见?有没有人能证明是王三单独出钱?”
王三愣了一下,随即眼睛亮了——当年修房顶,林建国路过帮过忙,肯定看见他买木料了!
“我找建国作证!”
说着就往外跑,正好撞见刚进来的建国,一把抓住他的胳膊:“建国!你跟我去跟支书说,当年我修房顶是不是自己掏的钱!”
建国被他拽得一个趔趄,差点撞到桌角。
他稳住身子,声音不高,却句句实在:“王三,当年我是帮你递过瓦片,但你说的木料钱,我没看见你掏,也不知道用的是你爸留下的钱,还是你自己的,没法给你作证。”
“你咋能不知道!”王三急得指甲都快嵌进建国的肉里,“我买木料那天,你不是在镇上看见我了吗?你忘了?”
“我是在镇上看见你买木料,但你没说这钱是你自己的,还是你爸留下的。”建国慢慢掰开他的手,语气诚恳,“我不能瞎作证,万一我说错了,王四该委屈了。亲兄弟之间,得凭良心。”
王三看着建国认真的眼神,知道他不会偏帮,瞬间泄了气,手无力地垂下来,嘴里喃喃:“连你都不帮我……连你都不帮我……”
王四在旁边冷笑:“你看!没人能证明你单独出钱!这房就得平分!”
“平分也不行!地基是爸给我的!”王三突然又激动起来,抓起地上的房产证就往墙上摔,房产证“哗啦”散了页,纸碎片像白蝴蝶,落了一地。
“这房我不要了!谁爱要谁要!”
王四也红了眼:“不要我也不要!谁稀罕这破房!”说着就往院外走,走到门口又回头喊:“以后咱不是兄弟!”
王三看着他的背影,突然蹲在地上,双手抱着头,肩膀一抽一抽的,像被风吹散的稻草人。
支书叹了口气,走过去拍了拍王三的背:“别哭了,亲兄弟哪有隔夜仇?等气消了,跟王四好好聊聊,平分面积,谁也不吃亏。”
王三没说话,从兜里掏出老房的钥匙,往支书桌上一扔,金属与桌面相撞,“当啷”一声,像给兄弟情画上了一个冰冷的句号。
“这房我不管了,钥匙放你这儿,爱咋处理咋处理。”
说完,他站起来,头也不回地往村外走,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,像一棵被雷劈过的老树,枝桠还在,却没了生机。
测量队走了,邻居却没散。
张婶一边走一边嘀咕:“建国也是,就不能帮王三说句好话?他要是多分点,也不至于闹成这样。”
刘寡妇抱着孩子,声音低低的:“可要是说错了,王四该恨建国一辈子了。”
老周把烟袋锅往鞋底磕了磕,叹气:“亲兄弟,为几平米撕破脸,值当吗?”
风从巷口吹过,带着唾沫星子,也带着叹息,一起飘向远处。
回到林家小院,建国把刚才的事跟老太说了。
老太放下手里的袜子,叹了口气:“都是钱闹的。当年我跟你大伯分地,你大伯说我家人口多,主动让了半亩地,现在不也处得好好的?亲兄弟之间,多让点,少争点,哪会闹成这样?”
晓阳坐在旁边,手里攥着铁皮青蛙,似懂非懂地问:“奶奶,王三叔和王四叔为啥不一起住新楼啊?住一起多好。”
老太摸了摸他的头:“因为他们想多拿点钱,忘了兄弟情分了。晓阳以后跟你姐、跟你二叔,可不能这样,要互相让着,知道吗?”
晓阳使劲点头:“我知道!我会把我的铁皮青蛙给姐玩,给二叔的孩子玩!”
大家都笑了,赵秀兰端出刚煮好的红薯粥,盛了一碗给建国:“快喝点粥,刚才劝架肯定累了。不管别人咋闹,咱家人得好好的,不贪不占,互相让着,日子才能安稳。”
建国接过粥,喝了一口,甜滋滋的粥滑进肚子里,心里也踏实了。他看着院里晒着的玉米,看着老太缝袜子的身影,看着晓阳玩青蛙的笑脸,突然觉得:拆迁分再多面积,拿再多钱,都不如一家人和睦来得重要。王三兄弟闹成这样,就算最后分了面积,心里也不会痛快,反而落得个兄弟反目,多不值啊。
夕阳沉到村西头的白杨树后面,把林家小院的青石板染成暖橙色。
院外传来邻居收玉米的“哗啦”声,偶尔夹杂着孩子的笑声,一切又恢复了安稳。
没人再提王三兄弟的事,只觉得那把扔在村委会的老房钥匙,不仅锁着那间老房,更锁着本该亲厚的兄弟情分,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
月光爬上屋脊,像给钥匙镀了一层冷霜。风从门缝钻进来,带着秋夜的凉,也带着一声轻轻的叹息。
林家小院,红薯粥的甜香还在空气里打转,而“兄弟”二字,却在夜色里,被月光拉得很长,很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