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晓梅上榜,林家简单庆升学(2/2)
林老太坐在旁边的藤椅上,手里攥着串佛珠,嘴里小声念叨着“菩萨保佑”;建国和赵秀兰坐在沙发上,手里都端着杯没喝的茶水,目光紧紧盯着电脑屏幕;晓阳则趴在桌子边,手里拿着晓梅的准考证,一遍又一遍地念着上面的号码,生怕记错了。
“时间到了!可以查了!”晓阳突然喊了一声,把手里的准考证递到晓梅面前,“姐,快输号码!”
晓梅深吸一口气,接过准考证,手指有点抖,慢慢输入号码。每输一个数字,客厅里的空气就紧张一分,连风扇的“嗡嗡”声都显得格外响。林老太停止了念叨,眼睛瞪得圆圆的,紧紧盯着屏幕;建国和赵秀兰身体前倾,手都攥在了一起。
“回车!”晓梅按下回车键的瞬间,全家都屏住了呼吸。
屏幕上的页面慢慢刷新,成绩一点点跳出来——语文128,数学135,英语130,文综242,总分635!比省重点大学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了42分!
“635!姐,你考了635分!”晓阳一下子跳起来,抱着晓梅的胳膊使劲晃,声音都变调了,“你考上了!你考上你想去的大学了!”
赵秀兰看着屏幕上的分数,眼泪“唰”地掉下来,手里的茶杯“啪嗒”掉在桌上,茶水洒了一地,她却顾不上擦,只是反复念叨:“我的闺女……终于考上了……没白辛苦……”
建国也笑了,眼角有点红,他走过去拍了拍晓梅的肩膀,声音有点哑:“好样的!没给咱林家丢脸!爸下午就关了木工铺,带你去镇上买新衣服,开学穿!”
林老太颤巍巍地走过来,摸了摸屏幕上的分数,又摸了摸晓梅的脸,眼泪也掉了下来:“咱晓梅有出息!以后当老师,教书育人,是正经的好出路!奶奶今天给你煮饺子,放三个鸡蛋,讨个好彩头!”
全家的欢呼声引来了邻居,住在隔壁的刘寡妇抱着孩子跑过来,趴在窗户上看屏幕,笑着说:“晓梅真棒!这分数在镇上都能排前几名!张婶要是知道了,看她还说不说风凉话!”
正说着,张婶拎着个菜篮路过,听见院里的欢呼声,犹豫了一下,还是走了进来。她凑到电脑前,看见屏幕上的分数,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,先是惊讶,接着是尴尬,最后勉强挤出个笑:“晓梅……考得真不错……比我之前想的好多了……”
“谢谢张婶。”晓梅笑着回应,没有提之前的风凉话,只是指了指桌上的绿豆汤,“张婶,喝碗绿豆汤吧,刚从井里镇的,凉丝丝的。”
张婶愣了一下,赶紧摆手:“不了不了,我还得去买菜,先走了。”说完,拎着菜篮匆匆走了,脚步比平时快了不少,连菜篮里掉出来的一根黄瓜都没顾上捡。
看着张婶的背影,刘寡妇忍不住笑了:“她就是嘴硬心软,其实心里也羡慕你家晓梅有出息。”
赵秀兰笑着摇摇头,拿起抹布擦桌上的茶水:“不管她咋想,咱自家孩子有出息,比啥都强。晓梅,快给你王奶奶打个电话,让她也高兴高兴,她昨天还念叨着你的成绩呢。”
晓梅点点头,拿起电话,手指轻快地拨号。电话接通的瞬间,她听见王奶奶惊喜的声音:“晓梅?是不是考得好?快跟奶奶说说!”
晓梅笑着把分数告诉王奶奶,院子里的笑声、说话声,混着电话里的叮嘱声,还有风扇的“嗡嗡”声,把这个盛夏的午后,衬得格外温暖、热闹。
下午,建国果然关了木工铺,带着晓梅去镇上买新衣服。赵秀兰也跟着去了,帮着挑款式、讲价;晓阳像个小尾巴,跟在后面,一会儿说“这件粉色的好看”,一会儿说“那件蓝色的显白”,惹得店员都笑了。
买完衣服,建国又带着全家去了镇上的餐馆,点了晓梅爱吃的可乐鸡翅、清蒸鱼,还有林老太爱吃的炒青菜。饭桌上,建业也赶来了——他从五金店听说晓梅考了高分,特意提前关店赶过来,还带来了个新书包,是给晓梅开学用的,上面印着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的字样。
“晓梅,这个书包送给你!”建业把书包递过去,眼里满是骄傲,“以后你在大学好好学习,要是钱不够用,跟我说,我五金店最近赚了不少,能帮你分担。”
晓梅接过书包,心里满是感动:“谢谢叔叔,我在大学会好好努力的,以后当了老师,回来教镇上的孩子,也帮你和爸的忙。”
建国举起酒杯,看着眼前的家人,眼里满是踏实:“咱林家这辈子,没什么大本事,就靠‘踏实’两个字过日子。晓梅考上大学,是她自己努力,也是咱全家齐心的结果。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,咱都像现在这样,互相帮衬,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!”
“对!互相帮衬!日子红火!”全家都举起杯子,碰在一起,发出清脆的响声,像一首温暖的歌,在餐馆里久久回荡。窗外的阳光依旧热烈,却没了之前的燥热,反而透着股喜庆的暖意——这是属于林家的喜悦,是靠踏实奋斗换来的捷报,也是属于这个普通家庭,最珍贵、最温暖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