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张婶晚景,孤单无人伴(2/2)
林老太拉着张婶坐下,给她倒了杯热茶:“张婶,你也尝尝,这么多年没吃你做的糖糕了,怪想的。”
张婶捧着热茶,看着屋里和睦的场景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说不出的难受。她想起自己以前总跟刘芳说,林家是“靠拆迁款才过得好”,可现在她才明白,林家的幸福,从来不是靠钱,是靠一家人齐心和睦,靠互相体谅照顾。而她自己,却把日子过成了这样,只剩下孤单。
从林家出来,张婶没直接回家,又走到花园的长椅上坐下。饭盒空了,还带着糖糕的余温,可她心里的空落,却一点没少。她掏出手机,翻出女儿的微信,想发个消息问问近况,可打了又删,删了又打,最后还是没发出去——她怕女儿嫌她烦,怕听到“忙”“没时间”的回复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张婶还是每天坐在长椅上,看着林家的方向。偶尔赵秀兰会喊她去家里吃饭,她一开始推辞,后来实在盛情难却,就去了几次。每次去,看着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,她都格外羡慕,也格外后悔。她后悔以前总爱说闲话,后悔没好好教育儿子,后悔没珍惜跟女儿相处的时光。
可命运似乎总爱跟她开玩笑。入冬后的第一场寒流,张婶就感冒了。一开始只是咳嗽、流鼻涕,她想着扛扛就过去了,可没想到越来越严重,发起了高烧,躺在床上起不来,连喝口水都费劲。她想给女儿打电话,可拿起手机,却没力气按下拨号键;想喊邻居,又觉得不好意思。
迷迷糊糊中,她听见有人敲门,以为是幻觉,直到敲门声越来越响,她才挣扎着爬起来,扶着墙去开门。门口站着的是赵秀兰,手里拿着感冒药和体温计,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。
“张婶,你咋不吭声?我看你这几天没出来,就过来看看。”赵秀兰走进屋,一股冷清的气息扑面而来,屋里没开暖气,冷冰冰的。她赶紧把粥放在桌上,摸了摸张婶的额头,烫得吓人:“怎么烧得这么厉害?快躺下,我给你量个体温。”
张婶躺在床上,看着赵秀兰忙前忙后,给她倒水、递药、盖被子,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,像断了线的珠子。她拉着赵秀兰的手,声音沙哑得厉害:“秀兰,以前是我不对,总说你们坏话,总嫉妒你们……我对不起你,对不起林家……”
赵秀兰坐在床边,轻轻拍了拍她的手,笑着说:“过去的事别再提了,都过去了。邻里之间,互相帮衬是应该的。你好好养病,等病好了,我还让念安缠着你做糖糕呢。”
“我……我就是太孤单了……”张婶哽咽着说,“女儿远嫁,儿子联系不上,我一个人……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……”
“别难过,以后有啥需要,就给我打电话,别硬扛。”赵秀兰给她掖了掖被角,“我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你,给你带吃的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赵秀兰每天都会来照顾张婶,给她做饭、喂药、打扫屋子。林老太也来看过她几次,给她带了些补身体的营养品;念安也跟着来,坐在床边给她唱幼儿园学的歌,逗她开心。张婶的病渐渐好了,心里的坚冰也慢慢融化了。
她开始学着放下以前的执念,不再嫉妒,不再抱怨。每天早上,她会去小区菜市场买菜,遇到邻居,会主动打招呼;下午,她会帮着王阿姨照看孩子,或者坐在花园里,看着孩子们玩耍,脸上偶尔也会露出笑容。她还会给女儿发微信,不说别的,只问问她的近况,女儿也渐渐回复得勤了,说春节会带着女婿回来过年。
除夕那天,张婶的女儿果然回来了,还带了个胖嘟嘟的外孙。女儿看着家里干净整洁的样子,又看了看妈妈脸上的笑容,惊讶地说:“妈,你好像变了好多。”张婶笑着说:“以前是妈不好,以后咱一家人好好过日子。”
傍晚,林家又传来热闹的笑声,张婶站在窗边,看着对面温暖的灯光,心里不再是空落落的,反而有点踏实。她知道,自己的晚景虽然孤单过,但幸好还有邻居的温暖,还有女儿的回归。她也终于明白,日子过得好不好,跟钱没关系,跟攀比没关系,只跟身边的人有关——和睦、体谅、互相帮衬,才是最珍贵的幸福。
而林家的灯,依旧亮得温暖,像一盏指引方向的灯,照亮了安置区的夜晚,也照亮了张婶心里的路。她知道,以后的日子,虽然不会像林家那样热闹,但至少不会再孤单,因为她终于懂得了珍惜,懂得了放下,懂得了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