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拆迁后,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> 第155章 终章总结,和睦是福不折腾

第155章 终章总结,和睦是福不折腾(1/1)

目录

“噼里啪啦——!”

2024年除夕的清溪镇安置区,林家小院的红灯笼早就挂了起来,朱红的灯笼映着白雪,像两团跳动的火苗。院门外,晓阳正陪着林诺贴春联,小家伙踮着脚,手里的胶带粘得满手都是,却笑得格外开心:“舅舅,‘福’字要倒着贴!奶奶说这样‘福到了’!”晓阳笑着帮他把福字摆正,指尖沾了点雪,凉丝丝的,心里却暖得发烫。

厨房里早已飘出浓得化不开的香气。赵秀兰系着碎花围裙,正颠着铁锅炒糖醋排骨,琥珀色的酱汁裹着排骨,油星子在锅里“滋啦”响;晓梅站在旁边,帮着择菜,手里的青菜翠绿新鲜,是早上刚从小区菜市场买的;陈慧则在蒸年糕,林老太传下来的老面引子发的,蒸好后满屋子都是麦香。林老太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,手里攥着个布包,里面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,眼睛却一直盯着锅里的年糕,嘴角挂着笑:“慢着点蒸,别糊了,这年糕得软乎乎才好吃。”

“妈,排骨汤好了!”周凯端着个大砂锅从厨房走出来,里面的老母鸡炖得酥烂,汤面上浮着层金黄的油花,还飘着红枣和枸杞。他刚把砂锅放在餐桌上,就被跑进来的林念安抱住了腿:“爸爸,我要喝排骨汤!要放葱花!”周凯笑着弯腰,刮了刮她的小鼻子:“等会儿大家一起吃,不然妈妈该说你嘴馋啦。”

没过多久,建业也从五金店赶回来了,手里拎着个大蛋糕,上面用奶油写着“阖家团圆”四个大字:“哥,嫂子,蛋糕买回来了,孩子们肯定喜欢!”他刚进门,林诺就跑过去,抱着他的腿喊“爸爸”,手里还举着张刚画的全家福,上面歪歪扭扭画着一大家人,连家里的大黄狗都没落下。

终于,一桌子菜摆满了餐桌,热热闹闹像座小山:炖得脱骨的老母鸡、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、清蒸鲈鱼泛着银光、林老太亲手做的年糕冒着热气,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炸鸡腿和薯条。全家围坐在桌旁,林念安和林诺坐在儿童椅上,面前的小盘子里早就堆满了菜,吃得满脸是油。

林建国拿起酒杯,里面装着本地酿的米酒,清冽甘甜。他看着满桌的家人,眼神里满是感慨,声音比平时沉了些:“今天是除夕,咱一家人又聚齐了,我想跟大家说几句话。”喧闹的屋子瞬间安静下来,连孩子们都停下了筷子,睁着大眼睛看着他。

“从2001年拆迁细则贴在村委会墙上,到现在整整二十三年了。”建国轻轻晃了晃酒杯,酒液在杯里打转,“我还记得那时候,村里乱得很——李叔连夜搭铁皮房,最后被拆了坐在地上哭;张婶天天串门打探面积,漏报了5平跟丈夫吵架;王三兄弟为了老房补偿,差点动手打起来。那时候有人劝我,‘建国,你也抢建点,多拿点补偿’,有人说‘你家房子大,该多要两套安置房’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一个人:“可咱家人没那么做。你奶奶说‘不是咱的钱,拿了夜里睡不安稳’,秀兰说‘按规矩来,日子才踏实’。所以咱没抢建,没贪不属于自己的,就按政策来,该签字签字,该搬家搬家。后来开木工铺,我跟建业起早贪黑,王师傅跟着我们熬夜;再到开家具厂,遇到过木料不够的急事儿,遇到过客户挑剔的难题,可咱从没糊弄过一次——门板翘边了就重做,五金件不顺畅就全换掉,靠的就是‘踏实’俩字。”

林老太轻轻拍了拍他的手,补充道:“是啊,那时候我就跟你们说,‘一家人齐心,比啥都强’。拆迁的时候,别家吵吵闹闹,咱家人没红过一次脸;开铺子的时候,别家想赚快钱偷工减料,咱家人没动过那心思。你晓梅考上大学,咱没摆酒炫耀;晓阳进国企,咱没四处张扬;建业结婚,咱没搞豪华排场——不是咱没钱,是咱知道,日子是过给自己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”

晓梅放下筷子,眼里有点红:“我还记得小时候,张婶总说我‘读书没用’,说林家‘没本事’。可爸妈从没让我放弃,一直支持我读书;后来我怀孕,全家都围着我转,周凯也被你们当成亲儿子待。现在我才明白,咱家的幸福,不是靠拆迁款,是靠一家人互相体谅、互相帮衬,是靠‘不折腾’的家风。”

“姐说得对!”晓阳举起果汁杯,声音清亮,“我上高中的时候,压力大,总怕考不上大学。爸每周带我去吃火锅,妈每天给我煮牛奶,奶奶还去庙里求了学业符。那时候我就想,不管考得咋样,有你们在,我就不怕。现在我在国企上班,也一直记着爸说的‘踏实干活,不贪快钱’,跟同事处得好,领导也信任我。”

建业也跟着说:“哥,要是没有你,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干啥呢。当初你教我开五金店,我一直记着你的话‘做人要诚信,做生意要实在’。现在五金店生意稳定,分厂也盈利了,我跟陈慧也有了林诺,这都是咱家人的功劳。”陈慧握着他的手,笑着点头:“我刚嫁过来的时候,就觉得咱家氛围好,现在更觉得,能加入林家,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。”

林念安和林诺似懂非懂地听着,却也跟着举起小杯子,奶声奶气地说:“我们也要像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一样,好好过日子!”逗得全家人都笑了,笑声撞在窗户上,把外面的风雪声都盖了过去。

建国看着眼前的场景,眼眶有点发热,他举起酒杯,对着全家人说:“这二十三年,咱家人没贪过不属于自己的钱,没跟邻居闹过矛盾,靠踏实肯干有了今天——家具厂开了三家分厂,成了本地的牌子;晓梅和周凯过得和睦,念安聪明可爱;晓阳踏实工作,是家里的顶梁柱;建业和陈慧把五金店和分厂打理得井井有条,林诺也懂事。这些不是运气,是咱‘和睦、踏实、不折腾’的家风撑起来的。”

“以后,这家风要一代代传下去。”建国的目光落在两个孩子身上,语气格外认真,“告诉念安和林诺,拆迁暴富只是个契机,真正的幸福,是一家人在一起,不吵架、不贪心、不折腾,把日子过得平平安安、热热闹闹的。就算以后日子好了,也不能忘本,不能学以前的李叔贪心抢建,不能学张婶总爱攀比——平淡安稳的日子,才是最珍贵的。”

林老太举起茶杯,里面的红枣水还冒着热气:“我老婆子没文化,就知道‘家和万事兴’。祝咱家人永远和睦,日子永远红火,这比啥都强!”

“干杯!”

酒杯和果汁杯碰在一起,发出清脆的“叮当”声,像一串快乐的音符。窗外,烟花突然升了起来,五颜六色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,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。林念安趴在窗边,指着烟花大喊“好漂亮”;林诺也跟着跑过去,两个孩子的笑声混着烟花的响声,飘得很远很远。

赵秀兰给林老太夹了块年糕,笑着说:“妈,快尝尝,还是您传的老方子好吃。”林老太咬了一口,软乎乎的,甜到了心里:“好吃,比去年的还好吃。”

建国看着满桌的家人,看着窗外的烟花,心里满是踏实。他知道,不管以后过多少年,不管家里的日子变得多好,林家的家风都不会变——和睦是福,不折腾是本,只要守住这份家风,林家的日子就会永远这么红火、这么安稳,一辈辈传下去,直到很久很久以后。

风雪还在窗外飘着,可林家的屋里,却暖得像春天。这份平淡却厚重的幸福,像一杯陈年的米酒,越品越香,绵长而持久,成了清溪镇安置区里,最动人的一道风景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