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渝舟载志至,星火可燎原(2/2)
韩震点点头,不再多言。他知道,像岳璃这样的将领,一旦认主,便很难改变。
韩震在巴州停留了三日,详细了解了战况和现状后,便率船队返回重庆复命。他带走的,是对巴州军民的敬佩,以及对川蜀未来局势更深切的忧虑。
送走韩震,巴州高层再次聚首。根据王坚的建议和当前形势,他们制定了一系列“稳内藏锋”的策略。
对外,故意散布“凌岳重伤濒死”、“巴州军民伤亡殆尽”、“城内粮草断绝、人心惶惶”等消息,甚至佯装从城墙撤下部分守军,做出虚弱不堪的假象。
对内,则全力恢复生产,整训新兵(流民中招募),加固城防,尤其是针对性地研究应对那种邪术的方法——玄诚子根据昨夜经验,开始绘制更多更强大的清心符箓,并尝试布置更大范围的阵法;工匠们则在凌岳昏迷前留下的零星指点下,继续改进火药和守城器械。
冉琎则利用王坚开辟的隐秘渠道,积极与川北等地联系,筹措物资,同时加大力度在控制区内勘探矿藏,尤其是硝石和硫磺。
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。凌岳依旧昏迷,但脉象在玄诚子的调理下逐渐趋于平稳。凌一的残骸再无任何动静,仿佛昨日的异变只是一场幻觉。
合丹大营似乎相信了巴州虚弱的传言,并未立刻发动进攻,但其斥候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,像是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。
直到第十日,一匹快马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,冲入了巴州城。信使来自凌岳早已派往江南西路、寻找“机关偃术”传承的队伍!
“报!江南西路急报!”信使甚至来不及喝水,便将一封密信呈给主持大局的张珏。
张珏连忙拆开,冉琎、刘整等人也围了上来。信中的内容,让众人精神一振!
派往江南西路的人员,历经艰险,多方打探,虽未找到明确的“机关偃术”传承山门,却在一个极其偏远的、与世隔绝的古老村落(名为“墨家峪”),发现了一些疑似传承者的踪迹!村中人多擅长精巧木工和机关之术,对外人极其警惕。探队首领多次尝试接触,皆被拒之门外,但最后一次,留下凌一身上拓印的部分纹路图案后,村中一位最年长的老者态度似乎有所松动,含糊地表示“此纹路古老,似与失传的《机要篇》有关”,但需“机缘”和“信物”,并暗示“谷外纷乱,非请莫入”。
《机要篇》?信物?机缘?
虽然依旧模糊,但这无疑是迄今为止关于修复凌一的最明确、也是最有可能的线索!
希望之火,再次在众人心中点燃。
然而,江南西路路途遥远,沿途兵荒马乱,如何再次前往?派谁去?所谓的“信物”和“机缘”又是什么?
所有人的目光,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内室昏迷的凌岳。
能够决定下一步行动的,只有他。而他还沉睡在无尽的黑暗之中。
巴州的未来,川蜀的希望,似乎都系于那一线渺茫的机缘和榻上之人何时苏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