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雏刃初饮血,暗棋落无声(1/2)
春意渐浓,巴州山野间的草木抽出嫩芽,一片生机盎然。然而,在这片静谧之下,一股新生的锐气,正悄然刺破边境的宁静,如同初春探出地表的竹笋,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锋芒。
岳璃派出的首批“锐士营”小股部队,共计三个小队,每队十人,如同三把淬火的匕首,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与巴州接壤的夔州、万州边缘山区。他们的任务明确:实战锤炼,侦察敌情,剿灭小股为祸地方的匪患。
这些区域,名义上仍属南宋管辖,但实际上,由于蒙元压力和地方势力的倾轧,官府控制力极弱,加之溃兵、流民汇聚,盗匪蜂起,民生凋敝。其中,尤以一股盘踞在“黑云山”的匪徒最为猖獗。这股匪徒约有二三百人,头目自称“翻山鹞”,凶悍狡诈,不仅打家劫舍,还时常骚扰边境村庄,甚至劫掠往来商旅,成为巴州东部边境的一颗毒瘤。根据“察事厅”前期侦查,这“翻山鹞”与刘整麾下的一些低级军官似有不清不楚的联系,很可能充当着刘整的眼线兼打手。
代号“影牙”的锐士营第一小队,目标直指黑云山。队长是一名原猎人出身、沉默寡言却经验丰富的什长,名叫石柱。他们昼伏夜出,凭借岳璃传授的侦察与潜行技巧,以及凌岳提供的简易指南针和经过改良的、更加精准的山区地图,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密林山涧之间。
五日后,他们成功锁定了黑云山匪巢的具体位置——一处位于半山腰、易守难攻的天然洞穴群。石柱没有贸然进攻,而是带领队员,花了三天时间,详细绘制了匪巢周围的地形、哨位分布、换岗规律,甚至摸清了匪徒取水、打柴的路径。
“匪徒警惕性不高,倚仗地势,哨位多在明处。夜间仅有零星巡逻。”石柱在临时隐蔽点,用炭笔在地上画出简图,低声道,“其主力聚集在主洞,侧翼几个小洞存放物资和马匹。后山有一条隐秘小路,但极为险峻,匪徒自身都很少使用。”
“队长,强攻伤亡太大,是否考虑伏击其取水队伍,或夜间渗透?”一名队员提议。
石柱摇头:“打草惊蛇。我们的任务是剿灭,不是骚扰。主公和岳将军要的,是干净利落,扬威立万。”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手下九名兄弟,“我有一计……”
是夜,月黑风高。黑云山匪巢如同蛰伏的巨兽,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在夜风中摇曳。主洞内,匪首“翻山鹞”正与几个头目饮酒作乐,喧闹声传出老远。
突然,匪巢侧翼存放马匹的小洞方向,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声,紧接着是马匹受惊的嘶鸣和混乱的呼喊!
“走水了!马厩走水了!”
“有敌人!抄家伙!”
匪徒们顿时炸了锅,纷纷拿起武器,乱哄哄地冲向侧翼。主洞内的“翻山鹞”也骂骂咧咧地提着刀冲了出来。
就在大部分匪徒的注意力被侧翼吸引,阵型大乱之际,数道黑影如同狸猫般,从匪巢上方陡峭的崖壁利用飞爪和绳索悄然滑降,精准地落在了主洞洞口附近——正是石柱和另外三名身手最好的队员!他们利用匪徒自恃天险、对头顶防御松懈的心理,完成了这次堪称冒险的渗透。
四人如同虎入羊群,弩箭精准点射,瞬间放倒了洞口几名留守的匪徒,随即抽出特制的短刃和手斧,杀入主洞!洞内只剩下几个醉醺醺的小头目和女眷,几乎毫无抵抗之力,迅速被控制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