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锦旗的重量(1/2)
李爱华首先感到的是愤怒。
是谁这么见不得别人好?
尤其是见不得几个孤儿的处境稍有好转?
她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屡次生事的王翠花。
整个大院,就数她对林家敌意最深,也最有可能干出这种下作事。
但抓贼抓赃,没有证据,她也不能直接把王翠花怎么样。
沉吟片刻,李爱华有了决断。
她不仅不会如举报人所愿去调查林家,反而要借此机会,大张旗鼓地表彰林向阳,用堂堂正正的荣誉,彻底粉碎这些阴沟里的谣言,给林家兄妹撑起一把保护伞!
同时,这也是对街道工作、对她李爱华慧眼识珠的一种肯定和宣传。
说干就干。
她立刻向区里打报告,详细汇报了林向阳近期的各项“技术革新”和“突出贡献”(包括用土法检测煤质维权),重点强调了其“出身清白(烈属)、思想进步、热爱集体、勤俭创新”的优秀品质,申请对林向阳进行公开表彰。
报告里,她只字未提那封匿名信,却句句都是对匿名信最有力的反击。
区里对林向阳这个名字已有印象(煤栈事件简报),再看李爱华的报告,觉得这个典型确实值得树立,很快批复同意。
于是,就在王翠花日夜期盼着街道办上门抓人、等得心焦气躁之时,她等来的,却是一支敲锣打鼓、由李爱华亲自带领的街道表彰队伍!
这天上午,阳光正好。
锣鼓声和喧哗声打破了胡同的平静。
李爱华主任满面春风,走在最前面,身后跟着几个街道干事,其中一人手里捧着一面卷起来的红绒锦旗,另一人则拿着一个用红纸盖着的托盘。
队伍径直来到了林家小屋门前。
全院的人都惊动了,纷纷跑出来看热闹。
“李主任,这是?”
林向阳听到动静出门,看到这阵仗,也是一愣。
“向阳同志!街道和区里经过研究,决定对你近段时间以来,连续在技术革新、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方面的突出表现,进行公开表彰!”
李爱华声音洪亮,确保周围所有人都能听到。
她接过那面锦旗,唰地一下展开!
红绒底上,金色的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——“技术革新模范,一心为民先锋”!
落款是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公章。
“还有这些!”
李爱华又揭开托盘上的红布,里面是崭新的十块钱人民币,还有一张盖着公章的“优秀青年”奖状!
哇——!
人群瞬间炸开了锅!
锦旗!奖金!奖状!
这待遇,这荣誉,在大杂院的历史上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!
王翠花挤在人群里,看到那面锦旗和奖金,眼睛瞪得溜圆,脸色先是煞白,随即涨得通红,像是被人狠狠抽了几十个耳光,火辣辣地疼!
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那封举报信,非但没扳倒林家,反而给他们招来了这么大的荣耀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