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笔走龙蛇迎新春(2/2)
旁边立着一块小木板,用炭写着“代写春联,工料费随意,邻里互助”。
他没有标具体价格,用“随意”二字,既显得谦和,也能根据对方的身份和态度灵活应对。
晓梅负责照看摊位和收钱,卫国则在一旁维持秩序(虽然并没什么秩序需要维持),晓雨则成了小小的“招牌”,穿着她那件报纸小马甲,乖巧地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,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。
一开始,过往的邻居只是好奇地观望。
毕竟,一个半大孩子支摊写春联,实在有些新鲜。
“向阳,你这字……跟谁学的?写得真不赖啊!”一位大爷凑近了看,啧啧称奇。
“自己瞎练的,大爷您过奖了。过年了,给大家图个方便。”林向阳谦虚地回应。
很快,第一个顾客上门了,是隔壁胡同的一位大妈,买了一副最普通的楷书春联。
林向阳也没多要,大妈给了五分钱,乐呵呵地走了。
开张了!
虽然只有五分钱,但意义重大。
有了第一个,就有第二个。
林向阳的字确实漂亮,比印刷品有生气,又比院里几位老人写得专业。
价格灵活,又是街坊邻居,消息很快传开。
一上午时间,竟然卖出去七八幅,收入了三毛多钱!
虽然不多,但几乎是零成本纯利!
晓梅小心翼翼地把钱收在一个小铁盒里,小脸上满是兴奋和成就感。
卫国也挺起胸膛,仿佛这生意有他一半功劳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下午时分,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摊前。
是胡同尾住的孙老先生。
据说旧时在私塾里教过书,肚子里有点墨水,平时自视甚高,院里谁家写个信、读个报,都爱找他,他也颇为享受这份尊重。
往年院里不少家的春联也是请他捉笔,人家通常会送点鸡蛋、点心作为酬谢。
林向阳这“代写春联”的摊子一摆,明显触动了孙老先生的“利益”和“权威”。
孙老先生背着手,踱到摊前,扶了扶老花镜,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林向阳写的春联。
他先是微微一怔,似乎没料到这半大孩子的字确有几分功底,但随即嘴角便撇了下来,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。
“哼,字迹轻浮,有形无骨,火候差得远呐!”
他故意提高了嗓门,摇着头点评道,声音足够让周围几个看热闹的邻居听见,“春联讲究的是寓意深厚,笔力沉雄!岂是胡乱涂鸦、识得几个字就敢出来卖弄的?简直是辱没斯文!”
这分明是来找茬压价的!
林向阳心中了然,面上却不动声色,甚至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:“孙老先生您说的是,我就是写着玩,顺便帮邻居个忙,不敢说卖弄。您老学问深,还得向您多请教。”
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。
林向阳的谦逊态度让孙老先生一拳头像是打在了棉花上,不好再继续贬低字本身,但话头一转,开始了真正的打压:
“帮忙?哼,既是帮忙,就该有帮忙的样子!收什么钱?邻里之间,谈钱岂不俗气了?”
他指着摊上的春联,“这些东西,纸张粗糙,墨汁低劣,字嘛……也就勉强能看。依我看,一副顶多值一分钱!意思意思就得了!可不能借着过年的由头,盘剥邻里!”
一分钱?
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和打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