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年代:重生1950,养仨娃! > 第239章 地窖改实验室

第239章 地窖改实验室(1/2)

目录

白天,林向阳照常上学,参与文艺队的活动,晓梅和卫国则负责“互助组”的日常零活,一切如常,不露丝毫异样。

到了夜晚,当大杂院逐渐陷入沉睡,只有零星灯火和鼾声时,林家的“地下工程”便悄然启动。

地窖入口的伪装被进一步加强。林向阳用废旧木板和麻绳,制作了一个带有简易平衡块的暗门,开启和关闭都几乎无声,从外面看,与旁边的土墙几乎融为一体。

地窖内部,则开始了精心的改造。

首先解决的是稳固问题。

林向阳带着卫国,用从城墙根捡来的碎砖和自制的土泥灰浆,将地窖四壁重新加固、抹平,防止塌方和落土。

然后是防潮。

晓梅带着晓雨,将家里能找到的旧油毡、厚塑料布(这个时代极为罕见,是林向阳之前从废品站淘来的“宝贝”)仔细地铺垫在底层和墙壁下方,隔绝地下的湿气。

空间利用是关键。

林向阳再次展现出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。

他用从周满囤那里换来的废旧铁料,敲敲打打,制作了几个可以固定在墙壁上的折叠搁板,需要时放下就是工作台,不用时收起,最大限度节省空间。

又用木条和麻绳编织了几个分层吊架,用于存放工具、材料和那些珍贵的书籍。

通风是重中之重。

密闭的地窖无法久待。

林向阳借鉴了“盾”字册子里关于隐蔽通风的图示,没有直接开凿明显的通风口,而是利用一节细长的竹管。

一端巧妙地隐藏在灶台烟道的拐角处;

另一端引入地窖深处,利用烟道本身微弱的空气流动,实现极其缓慢但持续的气体交换。

虽然效果有限,但至少能保证不会窒息。

最后是照明。

煤油灯显然不适合在堆满纸张、木料和可能存在易燃物的地窖里使用,风险太高。

然而,就在“家庭实验室”初具雏形,林向阳准备进行第一次“点火”测试——尝试用更安全的光源替代煤油灯时,意外发生了。

那是一个闷热的夜晚,窗外没有一丝风。

地窖里,林向阳正在调试他利用一个空墨水瓶、一小段棉线和一点点煤油试制的简易酒精灯(他尚未搞到浓度足够的酒精,只能用煤油勉强替代)。

晓梅在一旁整理工具,卫国则好奇地摆弄着几个废旧齿轮。

突然,搁板上的煤油灯灯焰猛地跳跃了一下,似乎是灯芯结出了太大的灯花。

卫国正伸手去拿旁边的齿轮,胳膊肘不经意间碰到了灯座!

“哐当!”

灯座倾倒,玻璃灯罩滚落,在砖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!煤油瞬间泼洒出来,遇到仍在燃烧的灯芯,“轰”的一下,一小片幽蓝的火苗猛地窜起,舔舐着旁边堆放的一摞旧报纸和木屑!

“啊!”晓梅吓得惊叫一声,下意识地往后缩。

卫国也愣住了,看着突然窜起的火苗,一时手足无措。

“别慌!”

林向阳的心脏也是猛地一缩,但声音却异常冷静沉着。

他一把抓过旁边准备好的、原本用于防潮的旧麻袋,迅速盖了上去,隔绝空气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