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我叫金三鑫 > 第1章 社团风云与初露峥嵘

第1章 社团风云与初露峥嵘(1/2)

目录

金三鑫在《高等数学》课上的一鸣惊人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,涟漪迅速扩散开来。他不再仅仅是宿舍里那个来自小城、略显安静的“金三鑫”,他的名字开始在系内,甚至跨系的小范围圈子里流传。

社团的选择,是融入校园、拓展人脉的重要一步。

面对琳琅满目的社团招新,金三鑫目标明确。他绕开了那些纯娱乐或兴趣类的社团,将目光锁定在几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组织上。

“电子技术协会”,聚集了系里乃至全校对硬件、编程有浓厚兴趣和技术实力的学生,是了解前沿技术动态、寻找项目合作伙伴的最佳平台。金三鑫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,并在随后的技术面试中,凭借其扎实的功底和超越当前本科生水平的、对某些电路优化和信号处理问题的独特见解(融合了前世经验和“物气”感应的一些模糊灵感),轻松征服了面试的学长学姐,成为协会的新锐成员。

同时,他也出人意料地加入了“创业与发展协会”。这个协会成员背景复杂,有家境优渥、自带资源的,有头脑灵活、满脑子点子的,也有像金三鑫这样,看似普通却怀揣野心的。他加入的目的,并非为了那个尚显稚嫩的“创业”概念,而是为了观察人,筛选潜在的未来合作者,并了解这个时代顶尖学府学子们对商业的认知边界。

他的低调策略在此发挥了作用。在协会里,他多数时候是安静的倾听者,偶尔发言,却总能切中要害,提出一些极具操作性的细节建议,让人不敢小觑。他敏锐地感知着每个人的气息,那个京城本地、家里似乎颇有能量的张扬男生(名叫赵凯),心思活络但略显浮躁;那个来自江南、总是默默记录着什么的女生(名叫林薇),眼神中则透着一股与她文静外表不符的精明与计算。

校园之内,并非只有友善的交流。

金三鑫的迅速崭露,不可避免地引来了某些目光。同宿舍那位京城本地的舍友,名叫李哲,家境优越,平日里就带着几分天然的优越感。见到金三鑫这个“外地来的”不仅成绩压他一头,还在社团里似乎也混得开,心中不免有些失衡。

一次宿舍夜谈,聊到未来的规划,李哲带着几分炫耀地提及家里已经为他铺好了路,毕业后进入某大型国企易如反掌。然后他话锋一转,看似随意地问金三鑫:“三鑫,你家里是做什么的?将来有什么打算?不会真想着靠那个什么技术协会找工作吧?”

话语中的试探与隐隐的轻视,不言而喻。

金三鑫躺在床铺上,黑暗中,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。他没有动怒,也没有虚张声势,只是用一种平静无波、甚至带着点符合“贫困优等生”人设的诚恳语气回答道:“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。将来嘛,还没想太远,先学好知识,走一步看一步吧。”

他以退为进,将真实的野心与实力深深隐藏。李哲见他如此“识趣”且“前途有限”,心中的那点不快似乎也消散了不少,语气重新变得“宽容”起来。

金三鑫乐得被他轻视。扮猪,才能更方便地观察,更安全地积蓄力量。

修炼的探索,也并未停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