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古卷藏秘,社团试刃(2/2)
林薇听完,第一次主动看向他,眼中闪过一丝认同。会后,她找到金三鑫,直接问道:“你的方案很落地。你对硬件创业有兴趣?”
金三鑫看着她精明而直接的眼神,知道这是一个潜在的、质量较高的合作者。“有兴趣,但更相信步步为营。”他回答得同样简洁。
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,一种基于能力和务实精神的初步连接就此建立。另一边,那个张扬的赵凯,则对金三鑫展现出的技术能力产生了兴趣,几次试图拉拢他参与自己一个“听起来很牛”但细节空洞的“智能硬件”项目,被金三鑫以“学业繁忙,能力有限”为由婉拒。赵凯虽有不快,但见金三鑫技术确实过硬,倒也没有交恶。
修炼的坚持与远方的波澜。
对校园内几处灵气相对浓郁之地的修炼,已成为金三鑫的日常。气感在稳步增长,对“惊魂刺”的运用也愈发纯熟,虽仍无法用于对敌,但已能更精准地控制其强度和目标。他隐隐感觉,自己的“神识”范围似乎又扩大了少许,对他人情绪的感知也清晰了一分。
家乡方面,李婉清独立运营的“三鑫科技”遇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挑战——一家本地的竞争对手,开始模仿他们的高端复古电器修复业务,并以更低的价格抢夺客户。李婉清有些焦虑地通过邮件向金三鑫求助。
金三鑫回复得很迅速,也很冷静:“婉清,记住,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价格,是技术和信誉。对方模仿的只是形。第一,将我们近期的几个技术突破(如d播放器核心芯片修复、特定型号收音机调校秘诀)适度包装,通过老客户渠道释放出去,彰显技术壁垒。第二,启动我之前让你准备的‘客户档案系统’,对核心客户提供定期的免费检测和维护服务,增强粘性。第三,让孙浩留意那家竞争对手的元器件来源和翻新流程,看看有没有文章可做。”
他的指示清晰而老辣,既有阳谋,也准备了后手。李婉清依言而行,很快稳住了局面。
而南方的郝刚,在经历了调查挫折和订单流失后,似乎变得更加偏执和激进。孙浩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,郝刚可能铤而走险,试图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,获取一批价格极低、但来源可疑的走私集成电路,企图以此降低成本,抢夺市场。
金三鑫得知后,眼中寒光一闪。郝刚,你果然还是走上了这条老路!他立刻指示孙浩,不惜代价,摸清这批货的交易时间、地点和接头人细节。他感觉到,一个重创郝刚,甚至将其送入万劫不复之地的机会,或许就要来了。
站在未名湖畔,金三鑫感受着怀中青铜残片传来的温润气息,又望向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与历史隐秘的紫禁城方向。
学术的阶梯已在脚下,人脉的网络正在织就,修炼的道路显现曙光,复仇的利刃即将淬火。
这燕京之水,果然深不可测,却也正好让我这条潜龙,尽情遨游,积蓄腾空的力量!
(第二卷第2章完)